一回到紫禁城, 丹卿就直奔乾清宫而去。
然而过年停朝,康熙也难得清闲下来,自是不肯闷在乾清宫里的,丹卿问过乾清宫里的太监,方才知道康熙竟是也出宫玩去了。
丹卿无法,只得回慈宁宫去寻太皇太后想办法,谁知刚迈过慈宁门,突然有一人从斜里冲出来,将丹卿撞了个跟头。
“对不住对不住,你没事吧?”
那人赶紧伸手来扶,丹卿下意识的想去抓,却在看清那人之后立刻又收回了手。
是乌尔衮。
虽然她还是个小姑娘,不到需要在意男女之防的年纪,可乌尔衮不一样,荣妃对他简直看得跟眼珠子一样,她可不敢去招惹。
“没事,不用你扶,"
丹卿抓着赶过来的宫女站起来,多说了一句,“你在宫里不可以这么横冲直撞的,今日碰到我没什么,若是冲撞了其他人,怕是要受责罚。’
乌尔衮已经到了能议亲的年纪,在这个时代便算是成年人了,若是当真撞上那位嫔妃娘娘,可是要遭大罪。
丹卿念着二公主的好,故而出言提点一句,却也不想多与他说话,抬腿便往慈宁宫内走去。
乌尔衮有些懊恼的跺了跺脚,却依言缓了脚步,规规矩矩的走了出去。
果然,乌尔衮进宫来了,荣妃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自然要来看一眼的。
丹卿进来的时候,荣妃正笑容满面的夸着乌尔衮,二公主羞涩的低头坐在一边。
丹卿请过安,便凑到二公主身边低声问道:“二姐姐你见着他了?”
二公主也低声答道:“我躲在屏风后面偷偷看了一眼。”
“为什么要偷偷看?”
丹卿不解,这两个人不是已经在议亲了吗?
二公主嗔怪道:“他是进宫来送姑祖母的东西的,又不是来看我的,我哪能眼巴巴的出去见他啊。”
丹卿了然,这是还要端着些公主的架子。
也是,就算是民间嫁娶,新娘子总是要矜持些的,既然乌尔衮不是特意来求见,二公主不肯见也正常。
荣妃看了看外面,突然开口问道:“四公主进来的时候,乌尔衮可曾请过安?”
丹卿知道她想问什么,直言道:“请安是没有的,撞了我一个大跟头倒是真的,二姐夫也太莽撞了,二姐姐你得好好管管他!”
一句二姐夫,叫的二公主满脸通红,也叫荣妃舒心了。
“还没定亲呢,出去可不准乱叫,”
太皇太后看着她们之间的官司,并不揭破,只是出言提醒,“虽说那孩子瞧着不错,可总得正式下旨赐婚才算定下来。更何况二公主还小,皇上说要留她到十八岁才叫她出嫁。”
丹卿吐了吐舌头,嘀咕道:“反正二姐姐看上了,就注定是二姐姐的人,就算多等几年,还能叫他跑了不成?”
二公主羞得去拧丹卿的脸,丹卿笑着往太皇太后身后躲,太皇太后身上拉住二公主让她坐在自己身边,拍着她的手道:“你的亲事,自己心里愿意才是最好的。乌尔衮本性淳朴,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是个值得依靠的,更何况还有你姑祖母疼你,以后说的日子定然舒坦。”
乌尔衮这桩亲事对于注定要远嫁的公主们来说,当真是上上之选。
淑慧大长公主嫁去巴林部多年,备受尊崇,二公主嫁给她的孙子亲上加亲,自是无人敢欺。
不然荣妃也不会死死抓着这婚事不肯放手,就连丹卿这年纪完全不合适的小公主都提防着,生怕到手的好女婿飞了。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荣妃便带着二公主告退了。
等她们走后,丹卿才将胤?喝醉了不肯回宫的事情告诉了太皇太后。
“老祖宗,您叫人去把二哥哥接回来吧,若是汗阿玛知道他宿在外面,怕是要生气的。”
太皇太后却摇头道:“不必管他,他如今也不小了,能自己拿主意,有什么事叫你汗阿玛去管。”
“可是汗阿玛要是生气,怕是要责罚二哥哥的呀,”
丹卿虽然生胤?的气,却还是不想见他受责罚,“这大过年的,还是别叫汗阿玛生气了吧??”
太皇太后捏捏丹卿的鼻尖:“你不懂,这个气该生就是得生的,咱们一味护着你二哥哥,对他不是好事。”
丹卿的确不懂。
明明知道胤?这么做不对,明明知道康熙会生气发火,太皇太后那么疼胤?,为什么不管他呢?
只要现在叫人去将胤?接回宫来,最多不过就是他一时高兴贪杯了,总比擅自留宿宫外的罪过轻吧!
太皇太后伸手从果盘里拿出来一个苹果,问丹卿:“你知道宫女们为什么每日都要来换新鲜的水果吗?”
丹卿接过苹果翻来覆去的看了一会儿,不明白太皇太后想说什么。
“你瞧着这苹果光鲜亮丽,若是放上两日,表面不过只有些许黑点而已,好似也并不影响什么,但若不及时处理,要不了多久,里面就会黑透了,”
太皇太后以苹果喻人,“所以只要一发现有坏的地方,宫女们就会拿下去将坏处挖掉,剩下的苹果她们依旧可以吃,可若不及时发现挖掉,等想起来再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早已经不能吃了。”
“这人也是一样,有些小毛病及时管一管,便能好,但若是藏着掖着,等以后爆发出来,就会成为大问题,"
太皇太后轻叹了口气,“你二哥哥是你汗阿玛亲自教养长大的,没人比你汗阿玛更了解他,所以他做错了事情,就该叫你汗阿玛亲自去管,而不是咱们帮着遮掩。”
“你瞧着他因此受了罚觉得可怜,但罚过了便算是过去了,你汗阿玛也不会多在意,可若是一味隐瞒,叫他以为总能糊弄过去,我只怕将来会酿成大祸。”
丹卿略震惊,却不由得更加钦佩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总是如此通透,似乎有能看透一切的本事。
若她一直在,说不定历史上的胤?也不会走到两两废的境地,可惜??
丹卿看着太皇太后早已花白的头发,心里突然不安起来。
她以前也知道太皇太后终会故去,不可能护佑她一生,但那时的她全然置身事外,只是很客观的去思考,但如今,她却已经深陷其中,再也无法不在乎了。
“老祖宗,太医不是说不让您多吃水果吗?”
丹卿突然将桌上的果盘抓过来抱在怀里,“您不能趁着我搬出去住的时候就偷吃,必须得听太医的话才行!”
太皇太后愣了一下,然后突然哈哈大笑:“苏茉儿你瞧瞧这小东西,如今愈发厉害了,不但想管保成,连我都要管了!”
苏麻喇姑上前接过果盘让宫女撤走,然后也笑道:“四公主说的对极了,今后奴才一定听四公主的,好好看着太皇太后,不叫她再偷吃。”
丹卿努力抱住太皇太后,喃喃道:“老祖宗是要护着我一辈子的,可不许耍赖。”
太皇太后不知道小姑娘怎么突然就感性起来,但还是将她圈住,拍着哄:“好,我啊,会一辈子都护着咱们嘎珞的。你乖乖的,在储秀宫里要好好照顾自己,缺什么就叫宫女来找你苏嬷嬷要,千万不要怕麻烦,知道吗?”
丹卿努力点头。
“你跟我一样,都是爱操心的命,不过他们男人间的事情,咱们还是别管了,管多了他们还嫌烦,”
太皇太后继续哄着,“你啊,就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做小公主,这世上没什么事情非得你来烦心的,我就盼着你的心能敞亮一些,少思少虑才能长久呢。”
当初太皇太后看中丹卿,是因为她聪慧通透,可如今却又不希望她那么多思多虑了。
聪慧固然好,但想得少的才过得轻松。
康熙说盼着她一生如愿,可太皇太后知道其中多少还是掺杂了些其他目的,并不如他自己说的那么单纯。
但太皇太后不会去揭破,因为她比谁都清楚,这人有利用价值,总比完全无用要过得好。
她的嘎珞,最好既有用,又不多操心,傻人有傻福才是幸事。
太皇太后说不管就当真不管,而康熙出去玩回来的也晚了,便没问胤?的事情,第二天早上起来,方才知道胤?彻夜未归。
正如丹卿所想,康熙是真的动怒了。
乾清宫里的动静瞒不过任何人,即便丹卿没出储秀宫的大门,也从宫女们口中得知,胤?挨打了。
康熙最是疼爱胤?,说是责打,其实不过是挨了几下手板,惊吓大过疼痛,但胤?身边跟着伺候的奴才们却全都遭了殃。
据说乾清宫广场上排了好几排一起挨板子,打过之后全都被丢回了内务府,另选了一批新的进来伺候。
“我听说一个都没能留下,"
大公主跑到储秀宫来与丹卿说话,“之前一直跟着太子贴身伺候的据说直接被打死了,太子跑去求情,被汗阿玛关起来不许他出门了。
丹卿不太认识胤?身边伺候的人,却也知道那个贴身伺候的是赫舍里氏送进宫的人。
既然她知道,那康熙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康熙就是故意想要敲打赫舍里氏了。
“总也是一条人命,估计太子这会儿定然难受,你不去劝劝他?”
大公主知道丹卿与胤?素来交好,故而有此一问。
丹卿却摇了摇头,苦笑道:“只怕如今他心里恨我,我去只会火上浇油。”
虽然她昨日回宫之后去找过康熙,也去求过太皇太后,可却还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胤?犯错、受罚。
太皇太后说这样是为了胤?好,但想必胤?不会这么想。
大公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丹卿不愿意说,她也不勉强,只是说瞧着储秀宫宽敞,想过来陪丹卿住几日。
她总觉得丹卿和太子之间发生了些不太愉快的事情,而储秀宫主位又是小赫舍里氏,虽然可能是她太多心,但也还是不放心丹卿一个人的。
之前觉得储秀宫是个好住处,可如今没了胤?的庇护,这里又何尝不是虎穴?
丹卿不知道大公主在想什么,但她愿意过来陪她,她自然也欢迎。
这日夜里,大公主便留在了储秀宫没走。
深夜,储秀宫一角门悄悄打开,钻进来一个身材矮小的宫女,直奔主殿而去。
小赫舍里氏没睡,见到那宫女后直言道:“大公主一直在,我没机会与四公主说话。”
那宫女语气冰冷:“索大人说四公主住在储秀宫是个好机会,请您务必要劝说四公主帮着太子求情。”
小赫舍里氏皱眉道:“我算哪个,四公主怎么会听我的?”
“您是赫舍里氏的女儿,您进宫来就是为了帮衬着太子爷,还请您务必用心。”
那宫女说完,便不再停留,转身离去。
小赫舍里氏站在门口,能看到西配殿里幽暗的灯光。
多好啊,四公主有大公主这个姐姐护着,可她的姐姐,却早就已经不在了。
不止是姐姐,她阿玛也没了,额娘也没了,哥哥只知道送钱进来,却从不关心她过得好不好。
一句赫舍里氏的女儿,就成了她一生的枷锁,逼着她必须得去为了太子办事,可她又算什么东西,索额图凭什么觉得她能做到?
她只想安安静静的活着,怎么就这么难!
经了这么一遭后,丹卿觉得自己该暂时老实一些,便没再怎么出门。
好在大公主觉得储秀宫比她的西三所敞亮,住得有些食髓知味,干脆与丹卿各占一边,一起住着倒也能做个伴儿,不会觉得孤单。
淑慧大长公主抵达京城的时候,慈宁宫里好生热闹了一番,大公主见淑慧大长公主留了二公主同住,便更不肯回去了,只说要陪丹卿一直到她搬回去为止。
“刚我回去拿东西顺道给老祖宗请个安,没想到正巧碰到了荣妃也在,她看着我的眼神简直吓人,”
大公主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也不知道那乌尔衮到底有什么好的,能叫荣妃这么宝贝,好像咱们都会去抢一样!”
荣妃确实是有些过于小心了。
大公主与科尔沁部台吉博尔济吉特班第已经开始议亲,虽然因为大公主尚未到婚嫁之龄故而未曾下旨?婚,但双方已有默契,那班第据说正在学满语汉话,准备到京城来住上几年,待迎娶大公主后再返回科尔沁。
这便算是板上钉钉了,荣妃还要担忧,实在是太过多心。
“二姐姐性子弱,荣妃娘娘难免要多为她操心些,大姐姐别在意,"
丹卿还是帮着解释了一句,“反正你也说这里住着比西三所舒坦,不如就安心住着,反正也没人会将咱们撵出去。”
大公主往椅子里一摊:“这倒也是,储秀宫正殿里那位比我也大不了几个月,也不知道赫舍里氏怎么会舍得将这么小的闺女送进宫来。”
丹卿淡然道:“为了权势,有什么舍不得的。''
大公主愣了一下,随即坐直了劝道:“这话在外面可不能说,不然旁人定要以为你心有怨怼的!”
她们都是要远嫁的公主,当初丹卿为何会被接进慈宁宫,明眼人心里都有数,就连苏麻喇姑劝和她们的时候,都明确说过将来她们是要在草原上守望相助的。
虽说公主抚蒙是旧俗,但又有几人真正的愿意远嫁呢?
可不愿意也只能放在心底,表面上还得以之为荣耀,决不能叫人觉得她们对抚蒙之事心有不满。
丹卿刚刚这话看似在说赫舍里氏无情,但叫旁人听去,又何尝不是在暗喻自己,说者或许无意,但听者一旦有心,对丹卿就是祸事。
“我知道的,大姐姐别担心。”
丹卿走过去跟大公主挤在同一张椅子里,只觉得人与人之间缘分当真奇妙。
她与大公主初识绝不美妙,甚至大公主还曾经想害她,后来和好也是出于利益,勉强相处。
但接触的多了,感情却是越来越好,大公主的性子恩怨分明,不对付的时候恨之欲死,喜欢的时候又恨不得将心掏出来,如今瞧着大公主一心为她着想的模样,丹卿忍不住想要感慨一句,果然双标是人类的本性。
“大姐姐,你真好。”
丹卿狗腿的蹭了蹭大公主,“旁人怎么样都无所谓,只要大姐姐一直这么好,我就什么都不怕。”
大公主笑着用双手捏住丹卿的两颊,将她扯成了一只小青蛙。
“坏丫头,你就说好听的哄我吧,指不定心里又在打什么坏主意呢!我与你说啊,这段时间你且安生些,等来道贺的蒙古人都走了再胡闹,可不能叫外人看了笑话去。”
丹卿努力点头,表示自己是个乖宝宝,大公主虽然觉得有些不可信,但还是松开了她,温柔的帮她揉脸。
对于丹卿来说,在储秀宫的这段时日算是来到这个时代后难得的悠闲。
原本过了正月十五就该重新去上书房,但因为佟佳皇贵妃突然病了,胤?要疾,所以暂时就没重新开课,丹卿也落得继续清闲。
丹卿叫人去打听过佟佳皇贵妃的病因,却发现宫里人都讳莫如深,大概只知道正月十五那一夜康熙叫了佟佳皇贵妃伴驾,二人还一起出宫去开了灯。
不知为何回宫之后就闹了起来,佟佳皇贵妃夜里自己走回了景仁宫,第二天早上就起了高烧,一病不起。
康熙因此发了很大的脾气,不但惩罚了景仁宫的奴才,就连御前伺候的都跟着遭了殃,故而丹卿这些时日都是避着康熙走,以免不小心成了那池鱼。
淑慧大长公主在宫里住了余便张罗着要回去了,大公主私下告诉丹卿,太皇太后和康熙已经彻底应下了二公主与乌尔衮的婚事,这次淑慧大长公主回去的时候并不会带上乌尔衮,而是将他留在京中。
丹卿也是松了一口气。
二公主的婚事一日不定下来,荣妃就一日不会放松紧盯着她,着实是有些烦人。
如今好了,乌尔衮是她板上钉钉的二姐夫,荣妃可算是能放过她了吧?
淑慧大长公主离开后的第二天,太皇太后就叫人来通知丹卿可以搬回去了。
大公主的东西少,当天就收拾好回了西三所,而丹卿则是又多留了一夜。
这日晚膳时分,小赫舍里氏突然上门,邀请丹卿一起用膳。
“公主在储秀宫住了这么久,我,我还一直没能好生招待,如今你要搬走了,我就想做个东,与公主道别。”
小赫舍里氏略拘谨的说道。
这也算是饯行宴,是主人家的好意,丹卿觉得合情合理,便没推辞,跟着小赫舍里氏去了正殿。
许是之前特意打听了丹卿的喜好,小赫舍里氏命人准备的晚膳几乎都是丹卿爱吃的菜,又配了甜甜的果子汁,也是丹卿爱喝的。
小赫舍里氏性子腼腆,丹卿也有些不知道该跟这位年纪小小的庶母如何交流,所以起初二人都埋头吃菜,没怎么说话。
后来小赫舍里氏的宫女进来给她换了一壶果酒,她喝了几杯后,才逐渐大方的说起话来。
其实小赫舍里氏要说的话,全都在丹卿的意料之内,左不过还是因为她跟胤?那日在国公府里不快的事。
“四公主素来与太子交好,只怕为了赫舍里氏的不懂事让你们生了嫌隙,叔父给公主准备了许多赔礼,若是四公主宽宏,正好一并抬回慈宁宫去,也,也不会惹眼。”
小赫舍里氏似乎有些醉了,眼神迷离。
丹卿留了个心眼,并未去喝那宫女后来端上来的果酒,只是叫禾苗给她拿了消食的茶来。
“格格多虑了,我跟二哥哥怎么会生出嫌隙呢,不过是因为汗阿玛如今不让二哥哥出门,我也不好去探望,等过些时日汗阿玛彻底消了气,也就还跟以前一样了。”
丹卿知道小赫舍里氏也是为索额图办事,并不叫她为难,便应承了一句。
其实从一开始丹卿也没想过真要因此疏远了胤?。
她跟胤?认识这么久终究是有兄妹情的,胤?虽然事情办得不好看,但说到底也没真的为难她,她尚可以体谅他年轻,一时间被索额图这老狐狸迷了心性,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来,并不打算非要计较。
更何况,若不出意外,胤?还要做二十多年的太子,便是只为利益,她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跟胤?闹掰。
“四公主既然还惦记着太子,那能不能去皇上那儿帮他求求情?”
见丹卿没有不高兴的意思,小赫舍里氏顺势又道,“算算太子爷也被关了十余日了,大阿哥三阿哥已经去了上书房,太子一直不能出去,总会叫人说闲话不是?”
确实如此。
其实丹卿也觉得康熙这次脾气发得太大了些。
说到底,不就是胤?贪杯喝醉了在舅舅家住了一夜么,虽然说不合规矩,但毕竟是亲戚家,又是大过年的,便要责罚,也不至于这般严重。
但正是因为康熙的愤怒超出常理,所以丹卿更不敢去求情??
因为她如今搞不清楚康熙到底在气什么,只怕胡乱求情反而火上浇油。
“格格,不是我不肯帮二哥哥,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帮”
丹卿实话实说,“不过汗阿玛最终二哥哥,便是有责罚,也全然是为了他好,也不必太过担心。”
小赫舍里氏也觉得丹卿的话有理,便想止了这个话题,可她身后的宫女却又怼了怼她。
小赫舍里氏无奈,只能继续道:“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太子终究是太子,若责罚太过,伤了颜面也不好。”
丹卿诧异,只觉得赫舍里氏是不是想太多了。
胤?是太子没错,可他也不过才十来岁,还是个孩子,被自己的阿玛管教理所应当,难道是什么很丢脸的事情吗?
若要她说,这宫里的阿哥公主们,从来没被康熙管教过的,才是真正可怜。
无论怎样,康熙如何管教太子都容不得旁人多言,即便是太皇太后想要说话都要仔细思量,更何况是外人?
赫舍里氏虽然是胤?的外家,可却也轮不到他们来过分太子的教养问题,更何况仁孝皇后早逝,赫舍里氏更应该少说少做,对胤?才是最好。
这些话丹卿只是自己想想罢了,她跟赫舍里氏又没什么关系,自不会交浅言深。
丹卿放下茶杯,起身结束这顿没什么滋味的晚膳:“格格有空还是多劝劝索大人谨守本分吧,多谢你的款待,今夜我便搬回去了。”
大公主才刚一走,赫舍里家的人就图穷匕见了。
这储秀宫如今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多住一晚说不定都会出事,她还是早走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