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宿舍里看报的氛围特别浓厚。
隔壁棒子那边跟演电视连续剧似的,一会儿《南山的部长们》,一会儿《首尔之春》,都是重头戏,国内媒体也乐于报道。
在魏明老家,魏解放听到关于棒子的广播后甚至还买了相关报纸在老父亲坟前烧给他看,父亲尸骨还在棒子那边,看到棒子乱他就高兴。
在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氛围下,10月份进入了尾声,《牧马人》的创作已经进度过半。
这天魏明从南门门岗房里出来,看到穿的很正式的陈健功从外面回来。
“老陈这是去哪儿了?”魏明随口一问。
陈健功:“哦,刚从大会堂回来。”
简简单单一句话,深得魏明装逼无痕的精髓。
魏明要是不再追问一句,估计他得难受死。
于是他又道:“你这是参加文代会回来了?”
陈健功忙不迭点头:“今天刚刚开幕,后面还得去。”
魏明把他拉进了屋,让他讲讲今天的见闻,其他几个同事也想听听。
陈健功难掩激动道:“我看到老人家了,他说……”
对于全体文艺工作者,老人家在会上的祝词发言是非常振奋人心的,尤其那句“文艺这种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
陈健功道:“老人家特别在‘不要横加干涉’六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魏明知道,虽然还是秋冬时节,但文艺工作者的春天真的要来了。
从这次文代会之后,创作被松绑,能写的越来越多,创作也不会再被上纲上线。
旁边有个同事问:“你还看到什么大人物了没?”
然后陈健功报了一大串人名,“鲁郭茅巴老曹魏”,在世的四个其中三个都在会上。
他说的基本都是文坛上的人,只占与会人员的一小部分。
这次文代会一共有3000多人参加,除了文学圈外,还有戏剧、美术、音乐、电影、舞蹈、曲艺、杂技、摄影等各界几乎所有在世的有影响的艺术家,像陈健功这种小辈儿只能坐在最后一排聆听教诲。
从这天后,魏明看报就不怎么关注棒子了,而是重点阅读有关文代会的动态,这次大会要开半个多月呢,每天都有大量报道流出。
当然,看报可以在上班的时候看,并没有耽误他的写作。
经过十几天的努力,四万字左右的《牧马人》顺利完稿。
“枫哥,你是不是要进城啊?”一大早,魏明看到枫哥这个糙老爷们儿正在刮胡子,就知道今天有情况。
“嗯,今天去看看你嫂子,前段时间忙,有日子没聚了。”
魏明立即抱着文稿起身道:“带我一个呗!”
乔枫一瞪眼:“这合适吗,我们两口子好不容易见一会儿。”
“你们见面也得吃饭吧,我就想把之前说好的那顿饭请了,要不我心里总惦记着。”
听到这,枫哥乐了:“哎呀,还请啥啊,都是自己人,那就随便吃点吧。”
魏明:“行,东来顺怎么样,正好今天有点冷。”
魏明打算今天把《牧马人》送到《当代》杂志社去,反正都要进城,正好把这顿饭请了,重生两个多月还没吃过涮羊肉呢。
两人骑车到了卫生研究所外面,枫哥进去叫人。
魏明突然喊住他:“对了枫哥,如果朱霖姐在话,也邀请她一下吧,上次的收音机带回去后我爸特别喜欢。”
乔枫摇摇头:“你啊,就是太大方了。”
不过想到魏明也确实有大方的资本,短短两个月,赶得上自己一年的工资了。
枫哥倒没往别处想,朱霖虽然漂亮,但比魏明大了九岁,而且人家有对象了。
平时上班,朱霖要么是从家里带饭,要么就是在单位食堂吃,只偶尔出去下馆子,但也只是小饭馆。
今天她来例假了,没带饭,也不想吃食堂那些没胃口的东西,所以准备找饭馆对付一顿。
正等着下班呢,关系不错的同事穆蓉过来叫她。
“琳姐,走,出去吃饭去。”
“你也要去外面吃啊。”朱霖起身要跟她一起走。
穆蓉笑道:“有人请客,而且特意让我叫上你。”
“啊?”朱霖停住脚步,想着拒绝。
穆蓉又道:“就是我家那位他们单位的魏明,那个大作家。”
“小魏啊!”
听到是魏明,朱霖就答应了,这段时间经常在报纸杂志上看到他和他作品的名字,也不知道一个月不见在如此盛名之下他是不是飘了。
结果一见,不仅没飘,反而更显粗了,气质愈发沉稳。
除了穿了更厚的衣服,魏明的体型也确实健硕了一些。
朱霖笑脸迎人,有说有笑,不过当听到是去东来顺,她有些迟疑,涮羊肉可不便宜。
魏明:“不便宜也得吃,我写《二牛》都是靠我枫哥,他想吃龙肉我也得想法弄来,不过票你们得自己出。”
穆蓉瞪了乔枫一眼:“随便吃点啥不行啊,非要吃那么贵的,小魏赚点稿费容易吗。”
乔枫冤枉,东来顺是他自己提的啊,而且他赚稿费真的很容易,就《鸭先知》现在偶尔也能收到转载稿费单呢,那真是一只会下蛋的金鸭!
而《鸭先知》一次的转载稿费请他们吃这顿饭都绰绰有余。
朱霖心想,穆蓉跟乔枫是夫唱妇随,那自己算怎么回事儿,不成蹭吃蹭喝的了。
于是路上买了四瓶北冰洋给大家,不过她那瓶一直没碰,有点凉。
东来顺饭庄坐落在王府井东安市场北门,目前还没有分号,进去之后人不少,而且还能看到老外。
落座等待的时候,魏明问起朱霖她干女儿的情况。
“前几天她满月我还去看过她呢,现在比刚出生的时候还漂亮,眼睛特别黑亮。”说起那个小宝宝,朱霖两眼放光,谁能想到她未来会终生无子无女呢。
很快穆蓉也加入了孩子的讨论,她也27岁了,因为没房,至今不敢要孩子,怕生了孩子还得跟自己住宿舍,但是真的想要。
“想要就要吧。”乔枫借口上厕所把穆蓉叫出来,并告诉她一个好消息。
“平安哥说了,你如果能怀上孕,他就有理由向人事施压给你调动工作。”
“那房子呢?”
“暂时可能分不到房子,但是学校里的筒子楼能分一间给我们。”
筒子楼也行啊!穆蓉一阵激动:“好,那咱们今天就生,我宿舍没人!”
于是两人只吃肉,没吃菜就借口有事先溜了,只剩魏明和朱霖两个细嚼慢咽。
“这俩人~”魏明摇摇头,“琳姐,你怎么不喝饮料啊,我帮你打开。”
朱霖推给他:“太凉,你喝吧。”
不能喝凉的啊,魏明懂了。
“对了,你后来买收录机了没有?”魏明问。
“嗯,买了,就是好听的磁带太少。”朱霖抱怨道。
正规渠道能买到的基本都是那些老歌,新歌也是老调重弹,唯一能听的《蔷薇处处开》她都快把磁带听呲了。
至于不正规的渠道她也没有,最近正在想要不要联系一下原来文工团的朋友。
魏明问道:“你对英语歌的接受程度怎么样……好了不用回答。”
他已经能感受到朱霖眼神的变化了,变得很炽热。
“你能弄到?不过很贵吧?”
魏明:“正版的就别想了,可以给你弄点翻录磁带,具体多少钱我还不太清楚。”
梅琳达对外卖五块,不知道对自己会不会有优惠。
“肯定是翻录的啊,这年头正版外国磁带那根本想都不敢想。”
魏明又问:“那你对哪个歌手比较感兴趣呢?”
朱霖:“我也不认识啊,谁都行。”
“那你说说你喜欢的风格吧。”
“嗯,”朱霖犹豫了一下,“比较柔的,关于爱情的……”
吃完饭后两人就此分开,朱霖把自己那瓶北冰洋塞给了魏明。
等她回到单位,快下班的时候接到了对象的电话,约她晚上看电影。
之前因为买收录机花了太多钱,对象颇有微词,觉得没那个必要,两人因此闹了点别扭,现在他主动打电话过来就是求和的。
而且他还买了一盒中国民歌大全磁带赔礼道歉。
朱霖轻抚着小腹:“我今天不太舒服,改天吧。”
“啊,不舒服啊,那你记得多喝点热水。”
挂了电话,回到工位上,朱霖拿起了今早买的的《燕京文艺》,上面有一首小诗,叫《远和近》。
~
卫生研究所的某间宿舍内,北乔枫和南穆蓉酣畅淋漓地大战一场后,两人都觉得很过瘾。
随后两夫妻八卦起来,穆蓉问:“你觉不觉得小魏今天叫琳姐一起吃饭这事儿有点怪啊?”
“有什么怪的,他们也算认识,还一起经过事儿。”
穆蓉:“我是觉得琳姐的性格一般不会轻易答应别人请客。”
“咋的,你觉得琳姐看上小魏了?不能吧,他们差着九岁,三块金砖呢。”
穆蓉:“那万一小魏看上琳姐了呢?我们琳姐说一句国色天香不为过吧。”
“那,那小魏这么优秀,小锄头一挥,那边墙脚马上就得塌了,”乔枫笑笑,“不过应该不至于,我跟你说啊,你别乱传,小魏跟一个英国女留学生走得很近。”
“啊,留学生,老外啊!”
~
“阿嚏!”
魏明在进入《当代》编辑室前打了几个喷嚏,谁念叨我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