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创刊的《当代》杂志编辑部位于朝内大街166号。
创刊第一期印了7万册,一售而空,并确立了“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的基本格局,并高举现实主义的办刊旗帜。
第二期印了11万册,同样很快就被市场消化掉了。
接下来12月是第三期,已经完成组稿工作了,主打的是王盟的中篇《布礼》和莫应丰的长篇连载《将军吟》。
另外还有姚雪垠和刘心武的散文,茅盾和巴金的两篇序言。
如此强大的阵容,他们觉得哪怕保守一点,也得印他个13万册。
“咚咚~”
“请进。”
“大家好,我是魏明,来投稿的。”
“哎呀,你就是魏作家吧!真年轻!”编辑刘茵首先发现了他,不过很快就被白舒荣抢走了。
刘茵:嘿,还护食呢。
“小魏,快坐,这么快就完稿了?!”白舒荣大喜,比他们约定的期限早了半个多月。
“嗯,这已经算慢的了。”魏明笑笑,不过原创成分也更高些,颇费了些心思。
“小魏你着急回单位吗?”
“不着急,我上晚班,六点能回北大就行。”
“哎呀,那我快些看,如果有问题我圈出来,省的麻烦你再跑一趟。”白舒荣刚要翻阅,身边就围了几个编辑过来。
“同看同看。”
于是白舒荣先看,看完一页传给另一个人,她再看第二页,如此就能四五个人同时看一篇稿子了。
就是有的人看得快,有些人慢,难免催促。
“你能不能快点?”
“你能不能别催!”
魏明的文笔依然在线,几十年的文字工作练就而成,老练精准,这方面基本没人能挑出毛病来。
而且故事依然极富吸引力,开篇就是穷酸儿子和海外归来身家亿万的富豪父亲的对手戏,父亲身边还有一个青年貌美的小蜜,巨大的反差让戏剧拉力直接拉满,也让人好奇男主的经历,以及他的选择。
“要不要跟父亲出国生活,并继承亿万财产?”这是贯穿整部的悬念。
亿万这个数字太大了,大到让人根本无法拒绝看到结局,大到现场几位读者脑子里转了好几转才对这个数字有些概念。
一开始几人想的是,许盛放应该不会拒绝吧,毕竟谁不知道外国的生活条件好,现在多少人打破脑袋想钻出去,尤其是许盛放还是个老右。
然而随着许盛放关于牧场生活,关于妻子的回忆穿插其中,几位读者的想法一点点产生了动摇。
但直到许盛放真正拒绝父亲前一段,在他们心里,答应的概率依然占主导,毕竟父亲说了,可以带老婆孩子一起走,没让他抛弃妻女做陈世美。
可他竟然还是拒绝了,几位读者第一反应竟是遗憾,接着有些惭愧。
然后他们开始回想许盛放的一言一行,以及他和父亲那些对话交锋,并开始慢慢理解他的选择,敬佩他的操守。
白舒荣第一个看完,看到最后,魏明有一个附言:本篇由作者父母以及宁夏严纪彤王柏玲夫妇的故事改编加工而成。
她放下稿子,把魏明拉到一旁聊了起来。
“现在反思文学当道,大家都在批判,而你这篇似乎有点反传统了,你的态度更温和,似乎不太符合当下主流语境。”
魏明:“是的,我又写了一个不太典型的故事。”
“又?”
魏明解释道:“《双驴记》,哦,就是给《收获》的那篇,也是一篇有些不太一样的知青文。”
“你说是根据你父母和这对夫妇的事迹改编的,这对夫妇有什么故事吗?”白舒荣问。
不怪她不了解,严纪彤和王柏玲在国庆前夕才刚刚从巴西回国,关于他们的报道还不算多。
等年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业巨头都会相继报道他们的事迹,然后才有张贤亮的那篇《灵与肉》。
“这对夫妻是在西北搞优良猪种研究的,我最早听到王柏玲的名字是去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同时她还有一层华侨的身份……”
“其实去年他们就收到了巴西的签证信函,全家五口人都被批准移居巴西。
“因为和父母分开了三十年,他们决定全家去探亲
“到了那边,父母家大业大,帮他们安排了好了一切,工作,教育,房子,全都不需要他们费心,甚至解决了绿卡。
“他们一走就是一年,恐怕也没人觉得他们会放弃海外优渥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吃苦,但就在前不久,他们一家五口全部回国了。”
“啊!”白舒荣惊讶道,现实中竟然真有许盛放这样的人?
白舒荣准备稍后找来相关报道看一看,旋即又问:“那你父母和这对夫妇的经历也差不多吗?”
“哦,我父亲倒是没有富豪亲爹,但他大伯在对岸,不过因为村民大都很善良,所以他倒是没怎么受罪,里许盛放和魏芬芳的爱情故事主要是取材于我父母,我母亲就是一个从川渝逃荒过来的女孩,被我奶奶收留后嫁给了我父亲,至今都还没找到那边的家人……”
讲完故事创作的背景后,魏明问:“白编,需要我拿回去修改吗?”
那边传阅的几个编辑小声嘀咕道“这还改啥啊,直接发!”
白舒荣笑笑:“我这关完全没问题,主题非常好,这是时代需要的声音,你先回吧,等会儿我拿给负责人过目。”
现在严文景虽然实际上行使主编职责,但却没有给他这个职务,对外称“负责人”。
魏明点点头,跟众编辑告辞,白舒荣找到了严文景,其他几个编辑依然在讨论刚刚那个故事。
“这个故事会火!”
“我觉得会比《二牛》还火!”
“肯定的啊,毕竟《牧马人》的题材优势太大了!”
《二牛》说到底甚至可以归类为抗日,现在这个类型早就过气了。
它能掀起这么大热度,全靠魏明新颖的写作手法和大胆老辣的文笔,以及众多评论家的捧场,其中北大发表的评论文章就不下十篇。
这也是背靠北大的好处之一。
当严文景读过全文后,他突然觉得之前对第三期13万册的首印量有些保守了。
要不直接15万吧!
而这时候《燕京文艺》首印都没这么多,他这是想要一举超过《燕京文艺》啊!
白舒荣笑问:“主编,那稿费标准……”
……
魏明回到北大后直接就上班了,不过跟梅文化巡至勺园的时候,他让小梅在外面等自己一下。
“师傅,我进去找个人。”
梅文化羡慕地看着魏明轻而易举地混了进去,然后又跑到女生宿舍楼下。
梅文化:靠,不会真是相好吧?我们说说而已啊!
他伸着脖子看,还好,魏明被拦在了楼下,宿管大妈还是明事理的。
不过很快穿着睡衣的红发大美妞就下楼了,然后强行把魏明拽进了宿舍楼。
梅文化郁闷地想要撞墙,不是,他玩真的啊!这比让他吃屎都难受啊!
~
这是魏明第二次来梅丽达的宿舍,而且77中文系的查渐英同学也在,她穿着衣服呢。
“小魏,你和梅丽达?你们……”查渐英不可思议地看着宿舍里的第一个男访客。
梅丽达:“别误会,莱昂纳多是我的客户,说吧,你想要谁的音乐。”
“找一些乡村民谣吧,最经典的那些。”魏明道,然后梅丽达就开始操作了。
小查一脑袋问号:“莱昂纳多?”
魏明:“正是在下,他们帮我取的英文名,我喜欢达芬奇。”
“那你直接叫达芬奇多好。”
魏明摇摇头:“你不觉得莱昂纳多显得帅一些吗。”
魏明担心梅文化等太久会死,所以道:“你慢慢录,我明天来取,多少钱啊?”
“都是朋友,到时候再说。”梅丽达大方道。
“谢谢梅丽达,我再换几本杂志,之前的看完了。”
“你自己拿。”
当魏明碰到《花花公子》的时候,小查眼睛立即瞪得溜圆,看见那封面她都不敢靠近那个箱子,封面上的女人穿的也太少了吧,伤风败俗啊,以后还怎么嫁得出去啊!
不过她觉得男人肯定都爱看这些,可惜让她失望了,魏明看过更露骨的,软色晴的《花花公子》吸引力一般。
这次魏明待了差不多十分钟才出去,宿管大妈并没有计时,这次有陪住生在呢,不可能有事的。
“走啦小梅。”魏明拉起失魂落魄的梅文化继续巡逻。
“明哥,要不咱俩用英语对话吧?”梅文化意识到,学好数理化不如学好英语呀!
魏明来了一句很简单的英语,看小梅懵逼的表情,他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咱俩现在很难对话,你再练练吧。”
“那你刚才说的啥啊?”
魏明:“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里的经典台词。”
~
第二天一大早,梅文化就开始了英语练习:“鹅班扥,鹅班扥,a,b,a,n……”
在他的诵读声中,魏明又听到了一个声音。
“小魏,你要不要去文代会啊?”
魏明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然后看到了陈健功正垫着脚看他。
“老陈,啥意思?”
陈健功拿出一个工作牌:“你被点名了,现在正式邀请你参加文代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