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文艺》、散文、杂文、诗歌都收,诗歌当然可以,更何况魏明诗名远扬。
他们《燕京文艺》在《二牛》文章后面给魏明做了简介,很多读者来信表示第一次知道,原来写《鸭先知》的魏明和《理想》的魏明是同一个人。
如果新诗能有《理想》那样的影响力,也不错啊。
章德凝立即笑吟吟道:“那就太好了,11月刊的版面给你留着!”
“啊,连着上两期,会不会不太好啊?”
“有什么不好的,陈健功就连着上了两期,对于你们这种文坛新力量,支持力度大一些是应该的,更何况《二牛》还这么成功。”
“哦,很成功吗?”
“当然了!”章德凝表示,“在加印之后,发行量已经和上一期齐平了,达到了18万册!”
“啊,这算成功吗?”魏明问,才18万,感觉距离《收获》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怎么不算呢~”章编道,“上一期可是特辑,都是,吸引力自然强,也是我们今年发行量最高的一期,但10月这期只有两篇,能有这个发行量已经烧高香了,后续再加印一次那就是复刊以来的发行量第一了!”
而且她相信肯定还要再加印,因为孙犁等文坛名家纷纷对《二牛》发表评论文章,势必会掀起一股“魏明热”,这期《燕京文艺》在市面上依然有需求空间。
她还告诉魏明:“从读者来信来看,八成都是讨论《二牛》的,你说成功不成功!”
她拍了拍自己的书包:“寄到编辑部的信我给你带过来了,估计你在学校也收到了一些。”
确实收到了不少,魏明暂时都有点拆不过来了,那个柜子的一层已经满了。
“那下次可以涨价吧!”魏明提出了一个让人开心的话题。
千字五元已经不少了,但他想要千字六,甚至千字七!
“我倒是想,不过你一个诗歌说什么涨价不涨价的有意义吗?”章德凝撇撇嘴。
魏明拍着大腿,对哦!
“说回正题,这次还是长诗吗?”
“你看了就知道。”魏明卖了个关子。
他饭也吃完了,于是章德凝催他回去拿稿子。
出了食堂,看看太阳,看看云朵,魏明慢悠悠的走,他心里犯愁,写点啥呢。
“章编,你不用下来了,男生宿舍味儿冲,我去给你拿。”
魏明回到宿舍,打开空白的笔记本,想了一下,匆匆写了几个字。
“就你了!”随即把纸撕下来,吹干了墨迹。
见魏明上来,章德凝满怀期待地接过了那张纸。
就一张纸,看来不是很长啊。
结果打开之后。
怎么这么短!半张纸都不到!
标题三个字《远和近》。
正文也就二十来个字。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然后就没啦!
章编虽然不满魏明的短,但是读了一遍后又咂摸了一遍,诶呦,这诗有点意思啊!
说他朦胧吧,但也不是单纯的说迷糊话,人与人,远和近,好像是有些哲理在里面的。
“行吧,这次就算你交差了,下次有作品可要记得想着我们《燕京文艺》,、散文、纪实文学、诗歌,题材不限。”
“没问题,不过这次咱就别加简介了,我怕诗迷给我写信。”
“那不是好事吗?”
魏明:“我没空回信啊,但不回吧,心里又过意不去,就很煎熬。”
“行吧,到时候编者按加一句:作者行踪不定。”章德凝笑道。
“那可太好了,章编您慢走。”魏明松了口气,总算对付过去了。
《远和近》是顾城明年写的一首诗,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本来是发表在《诗刊》上的,现在《诗刊》想要就又只能转载了。
章德凝走后,《燕京文艺》10月刊果然又加印了两万册,这期达到了20万总发行量,比不上《收获》《人民文学》,但却轻松压制了《当代》和《十月》,和广州的《花城》相当。
而不出所料,文学评论界对《鸭先知》非常淡漠,但是对《二牛》的兴趣很大,相关评论文章果然越来越多。
魏明也摘掉了“改革文学作家”的标签,进入了更广阔的领域。
就是很多文学分析看的魏明一头雾水,我写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啊!
还有山东籍作家亲自去沂蒙山区探访事件原型并写成纪实文学。
随着《二牛》在文坛刮起的这股冷冽之风,越来越多的文学青年受到激励和启发。
盐县牙医余滑从文中学到了以男人和老牛结尾很孤独,很有意境。
湖南作家古华从这篇里总结了一个思想: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高密军人管谟业通过本文有感“九儿”这个名字很好,适合那些飒爽的奇女子。
而高考失利,正准备明年考中戏的姜闻看完这篇后对懦弱而善良的农民和被俘虏的鬼子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这种背景下,刘振云的评论文章蹭着热度成功过稿,拿到了千字三元的稿费,赚了六块钱。
第一次赚到钱的刘振云当即托同学买了巧克力。
……
“见梅,你别不理我啊,我那天真不是那个意思……你不原谅我,那,那为了谢罪,我只能把这这吃了!”
那是……粑粑?
郭见梅吓了一跳:“师哥你别这样,那肯定不是真的吧……哎呀你别吃!快扔了,你……呕呕呕……”
而且刘振云吃完之后还凑近让她闻。
郭见梅这才意识到不对劲,这也不臭啊?
这时刘振云把另一块巧克力掏出来:“逗你的,我吃的是这个巧克力,这是我用自己稿费买的,这次你吃我也吃……是不是特别甜。”
郭见梅气鼓鼓地咬了一口:“嗯,很怪的甜,甜里还有一些苦。”
刘振云:“哦,是吗?我这块化了怎么不苦啊,我尝尝你的。”
略施小计的刘振云成功跟郭见梅吃到了同一块巧克力,此时见梅嘴角虽黑,但耳根已经红了。
两人的关系也坚实地迈出了新一步,刘振云暗暗给魏明点了个赞。
而远远看到这一幕的赵德彪和梅文化对视一眼,只觉得自己像是一只孤独的狗。
嘛呢嘛呢,没见搁着巡逻的吗,给我们整这出!
要不是学校不限制搞对象,非把你们俩抓起来不可,一个关北大,一个关清华,每年七夕才让见一次!
到了下班时间后,两人赶紧换下制服,跑去魏明说的英语角去交流了。
而魏明也终于完成了《天书奇谭》最后一段。
袁公被天神抓走之后,蛋生又遇到了一只白色猿猴常伴他左右,而在前文里已经暗示过袁公为白猿修炼成神,于是蛋生为它取名为“猿神”。
前两天阿龙又来了一趟北大,并拿出了十张插图,所以他终于可以交稿了!
现在时间有点晚,还是明天再说吧,魏明准备出去逛逛,结果出门就碰见了平安叔。
魏平安先是对侄子的《二牛》在文坛所取得的成功表示祝贺。
“我家有几个邻居是中文系的,几乎都看过这篇了,还说你保持下去,必定是文坛新一代执牛耳者!”
魏明笑着摆摆手:“这我可不敢当。”
内心:除了我还能是谁,还有谁!
“哦,对了。”聊了一会儿《二牛》,平安叔掏出一份杂志给魏明。
杂志是《儿童文学》10月刊,封面是个骑驴的牧童,打开之后里面还有一张汇款单。
“这是你的稿费单,你婶子让我一块带过来了。”
这次的稿费给了40块钱,已经达到了千字五元,对于童话作品算是高价了,这里面肯定有晓燕婶的努力。
“替我谢谢婶子!”
“一家人不说那个,对了,你那篇新作写完了吗?”平安叔突然转折道,“哦,你婶可不是催你啊,就是随便打听打听。”
你少来,她就是催稿呢,这些编辑读者都一样,恨不得把我们这些作者关进小黑屋从早写到晚,写不完不让吃饭,写得慢还用鞭子抽!
魏明道:“其实今天刚写完,还没改错别字呢。”
“哎呀,还改什么错别字啊,这种小事让编辑来做,走走走,带上稿子跟我回家!”
到了魏平安家,看着手上厚厚一摞稿子,吕晓燕问:“这么多,写了多久啊?”
魏明:“算上前期准备工作,得有半个月了。”
“那已经很快了啊,也不要让自己压力太大,如果能过稿,起码能撑三个月呢。”随即吕晓燕开始了阅读。
她看到《天书奇谭》旁边还有一个副标题“改编自《平妖传》”,有些疑惑。
魏明解释道:“这是明朝的一部神魔,罗贯中和冯梦龙编写的,我从屈教授那里看的这部书。”
“哦~”吕晓燕继续看了下去。
故事从天宫上的一场蟠桃盛会开始。
看守天书的神仙袁公因为职位低微,没有资格参加,只能继续看守。
虽然看守了天书三千年,但他却不知道天书上写了什么,于是趁着玉帝不在,他偷偷打开了天书……
在吕晓燕阅读的过程中,魏平安完成了哄孩子睡觉的工作。
等他回到客厅,就看到妻子脸上难掩激动之色。
她压低声音兴奋道:“文学性,思想性,趣味性,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小明,你进步太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