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相处的很不错?”程织还以为自己听到了魔幻故事,下意识重复了一遍。
这三人的关系,不管怎么想,也不能用不错来形容吧?难道不应该是相见两生厌,一见面就打起来的关系吗?
“真的,黄大妈这事儿闹的还挺大的,咱们附近大院的几个邻居都一清二楚,隔壁大院有个大妈的侄女,婆家和小婷娘家住的不远,那侄女专门借着走亲戚的借口,去小婷娘家那里看过,三个人还约着出门买东西呢,一左一右走在小婷身边,看起来
和谐的不得了。”葛成妹一股脑地将自己听来的八卦,全都告知程织,说得唾沫乱喷。
程织本来觉得黄大妈家的事情,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听一听这事情就当过去了,但三人和谐共处这件事情,还是给程织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刺激,让她忍不住打听了一下。
“我之前听黄大妈说过,小婷娘家的条件应该不太好?说是娘家之前地方就不够住了,现在突然又住进去三个人,能住得下?”程织终于是忍不住开口,关于小婷的家庭情况,程织多多少少还是知道的。
小婷家里人口多,当初小婷下乡之后,家里睡觉的地方已经被重新瓜分,乡下探亲回城的时候,小婷都是临时收拾出一个睡觉的地方,反正在城里留的时间也不久,临时凑活两天,也能说得过去。
后来小婷和黄华善结婚,就算是白天回娘家,晚上也不会在娘家过夜,都是吃完晚饭之后回黄家休息,毕竟黄家的住所要宽裕很多。
黄大妈为了儿子结婚,还专门装修过,住起来的舒适度比一般家庭强多了。
但是现在不仅小婷回娘家了,黄华善也跟着小婷回娘家了,小婷的男友也跟着小婷回娘家了,这三人难不成在小婷娘家叠罗汉睡觉?
“不给钱的话,娘家当然是没地方睡得,这不是给钱嘛。”葛成妹摆摆手,一副程织见识少,大惊小怪的样子,“小婷每个月给娘家交十块钱的住宿费,还给二十块钱的生活费,这三十块钱直接给她哥,她哥和她嫂子就回她嫂子娘家去住了。”
“我听说这钱算是三个人的份,按理说应该要一个人出十块钱,但是小婷那个对象没钱,小婷就说毕竟是孩子的亲爹,所以她帮对象出这十块钱。”
“黄华善喜欢小婷,不舍得小婷出钱,所以干脆一个人出三十块钱,三个人就这么在小婷娘家住下来了。”
程织听完这些话,只觉得大开眼界,果然这个世界无厘头的事情,只有她想不到,没有现实做不到的事情。
黄华善像个冤大头一样,养着妻子就算了,还养着妻子的情人。
“我记得黄华善现在的工资还不到四十呢,一个月拿三十出来,可真够大气的。”葛成妹换了一只手抱孩子,嘴里的絮絮叨叨却一直没停下。
“那三个人就准备一直这么过下去?黄大妈没说什么?”
“怎么没说啊,黄大妈天天在医院里骂儿子骂儿媳妇,黄大爷下班之后除了上医院守着黄大妈就是了来小婷娘家,劝黄华善回家,但黄华善铁了心了,就是不回去,说小婷怀孕了,自己要留在小婷娘家照顾小婷。”
说完黄华善,葛成妹又说起了小婷的那个对象。
小婷的那个对象其实距离小婷家里也不远,这次回来是请了探亲假,回城探亲的。
本来回城的时候听说小婷已经有了工作,还和人结婚了,日子过得很不错,这位男同志是不准备和小婷见面的。
但是奈何有缘之人千里相会,即便是走在大街上,两人也就这么遇到了。
小婷对这位男同志说自己怀孕了,按照怀孕的时间来算,肚子里的孩子应该是这位男同志的。
男同志本来觉得城里是个伤心地,毕竟回城探亲才发现,自己家里早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处,甚至父母话里话外都说让他在农村好好呆着,毕竟户口已经迁走了,他已经不是城里人了,回城探亲如果自己不带够足量的粮食,还要家里额外
出粮食。
探亲之行,将这位男同志本就破碎的心伤得体无完肤,原本打算买最早的票离开,结果没想到,重新遇到了小婷,小婷还怀了自己的孩子,各种消息的冲击下,男同志留了下来,想要陪着小婷过一段时间。
但是偏偏又无处可去,最终留在了小婷娘家。
最初的时候这位男同志和黄华善,见面就要打架,但是两人中间还有小婷做调和,两人之间的相处越来越融洽,仿佛一家人一般。
这会儿还是上班时间,供销社的人相对较少,程织也如愿买到了自己想买的东西,还多买了半斤大白兔奶糖,又专门看了看供销社额外扩出来的柜台,但是具体要卖什么,供销社那边也不清楚,只说是调整。
“据说好几个地方的供销社都在调整,估计很快就要发招工通知了,到时候估计又是很多人抢一个职位,可是要热闹了!”回家的路上,葛成妹说起有关供销社的事情,依旧是滔滔不绝。
“嫂子想要去供销社上班?那不如先打听打听以前供销社招工都什么条件,嫂子也好提前准备。”程织听出了葛成妹的意思,主动搭了梯子,方便葛成妹继续说下去。
“人家这种招工,肯定都是要年轻姑娘,还要读书识字的,和我有啥关系。”葛成妹摆摆手,又低头擦了擦孩子的脸,“我都这么大人了,竞争不过年轻的小姑娘,而且我还要照顾孩子呢,哪有时间上班。”
“你现在年轻还没孩子,你不懂,等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这孩子啊,撒不开手。话虽然这么说着,但葛成妹还是忍不住回望了一下供销社的方向,想象了一下方才供销社的人上班时候的样子,垂眸遮掩住自己眼中的羡慕。
“嫂子就是结婚生孩子比较早,实际上年纪还小呢,再说了等秋天的时候,孩子要去上托儿所,正是嫂子去上班的好机会,不如去试试。”程织开口劝了劝。
葛成妹明显心动了,但嘴里还要谦虚说自己不行,程织熟悉葛成妹的性格,只是笑笑,又鼓动了两句,两人结伴回家。
程织到家时,顾一舟还没回家,也不着急做饭,索性继续拿出自己的英文书,一点点学习。
或许是这段时间没有触及到原书中的情节,弹幕一直都是安安静静的,偶尔飘过两句废话,程织也全然不在意。
大院里安静的氛围,一直持续到黄大妈出院,程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能听到黄大妈哭嚎的声音,有时候是哭自己命苦,有时候是骂儿子骂丈夫,总归就没有一个清净的时候。
黄大妈出院的消息,一大妈还专门跑了一趟,告诉了黄华善,希望黄华善回家看看黄大妈,毕竟黄大妈这个病是因为黄华善而起的。
而且黄大妈住院这几天,黄华善身为儿子,从始至终都没有露面,实在是说不过去。
但奈何黄华善是个犟种,哪怕一大妈连着去了两次,专门说起黄大妈这段时间的情况,希望黄华善回去看看,黄华善依然不为所动。
“一大妈,您回去吧,不用劝我,我妈她就是装的,要是我回去看她,她一准儿把我关起来,想要拆散我们夫妻两个,我是不会回去的。”黄华善说的义正言辞,将上门劝说的一大妈气得够呛。
黄大妈不知道从谁嘴里听说了这件事情,又哭了一场,程织原以为黄大妈就要这么天天哭嚎地过下去的时候,下班回到大杂院时,发现大杂院水龙头前竟然站着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男孩。
男孩大概十二三岁,皮肤黑的发红,还有些瘦弱,看到程织进门,咧开嘴朝着程织笑笑,程织点点头,视线却看向在一旁坐着的葛成妹。
葛成妹没说话,但是却跟着程织走进了家里。
“是不是没见过?你就不好奇?”葛成妹神秘兮兮的凑近,眼神却还通过窗户张望着水龙头跟前的人。
“嫂子就别卖关子了,是谁家的亲戚的吗?”程织放下自己的包,给葛成妹倒了杯水。
程织和葛成妹的关系不算融洽,毕竟早前葛成妹还想着将程织家的房子据为己有,两人一度见了面都不打招呼。
只是最近黄大妈生病,陈大妈和胡大妈两个人相互竞争,没空理葛成妹,一大妈这个人的消息比葛成妹要灵通,至于程织的邻居刘大妈,整天除了上班就是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
本来家里出事之后,刘大妈就有点离群索居的意思,现如今女儿回了娘家,更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对大院里的一切事情都不关心。
葛成妹看了一圈,突然发现自己竟然连个凑起来聊天的人都没了,不知不觉和程织的关系缓和起来。
程织对葛成妹的态度平常,但葛成妹愿意说,程织就听着,毕竟住在大院里,总不能对邻居们的动向都一问三不知。
“那小子是黄大爷今天中午领回来的,听说是乡下亲戚,爹娘没了,剩这么一个独苗,黄大爷见人可怜,把人领回来了。”
说到此,葛成妹的声音更低了,“我听见黄大妈小声问这个小子愿不愿意改口喊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