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大家都知道柳乘荫是个外行,又为了展现其能力,张鹰直接给柳乘荫搞了个“开卷”考试,让柳乘荫拿着校正表边看边瞄,免去了柳乘荫去死记硬背的工夫。
对此,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
校正表是每个狙击手必学、必背的,就相当于学数学的人必须背乘法口诀一样。
狙击手的能力通常不会在这种只要下“笨功夫”死记硬背就能完成的地方拉开差距。
毕竟, 并不是背好校正表了就能打中。
你就算知道校正表,可你能不能准确的将其调出来,并准确地瞄准目标,这就得靠练习和天赋了。
在狙击外的其他项目,柳乘荫都成功打出了稳压,甚至碾压第二名的成绩, 其中在测试手枪速射科目时,甚至收获了一堆颜艺。
很快,到了狙击科目。
测试内容是从四百米开始, 然后不断增加距离,每次一百米,直到一千二百米。
今天天气不错,最难测算的湿度对弹道的影响不高,可以忽略。
重力固定,剩下只需要看风速。
另外一提,鬼才弹道预见是可以根据柳乘荫对弹道知识以及当前所知的环境因素而进一步修正弹道的。
在抓把沙子,探探风。
反复确定自己的测量没有问题后,再低头看看表,找到相应校准数据。
找到数据后,柳乘荫发现,手中的狙击枪所延伸出去的代表着弹道的红线便发生了弯曲。
好吧,已经不需要调整瞄准镜。
随后,柳乘荫直接把瞄准镜当望远镜用,只要确定红点在目标上后, 他就能开枪
因为自在的效果,柳乘荫现在能随心所欲操控身体, 所以此时他已经能够做到让手里枪一点晃动都没有, 直到他没有体力拿不动枪为止。
靠着稳定的据枪,柳乘荫很快就完成了对目标的锁定,然后
开枪
靠着开挂,成功满分拿下了一千二百米外的靶子,完成全射击项目的统治。
之后的日子里。
柳乘荫每天上午向格斗队传授新的招式,然后靠实战示范、检验格斗队队员们当天新学的和之前所学的招式。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在队员们学会了柳乘荫的招式,然后用来对付柳乘荫的实战过程中,“代打意识”时不时又根据队员们所使用的柳乘荫的所传授的招式而有整出了一些之前柳乘荫的身体从未用过的新招式。
总之,柳乘荫的招式越教越多,而且因为新出现的招式是为应对“旧招式”而出现的,所以“新招式”比“旧招式”更加“高级”。
如此一来,柳乘荫就更不怕没东西教了。
队员们在柳乘荫的教授和陪练中,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水平快速提升,然而即使如此,他们在柳乘荫面前依旧会被一招带走。
没办法,在队员们进步的同时,柳乘荫也在进步。
每天当陪练的活动量,让食补的“饱和度”下降地很快,而且让柳乘荫每天都胃口大开,吃得很多。
而且国家为了让参训队员们获得最好的营养补充以及在艰苦的训练后获得“补偿”,特地为训练营招来一批营养学专家以及高级大厨。
这使得训练营的食堂所做的饭菜不仅仅是美味且多样性,而且还营养丰盛、易于吸收。
这些都便宜了柳乘荫。
在食补技能的帮助下,靠着教练身份每天免费吃着训练营食堂饭菜的柳乘荫,其身体素质每天都在飞涨
因为身体素质猛涨的缘故,柳乘荫逐渐发现,他每次结束上午的格斗训练后,他皮肤上因“解放潜能”而产生的血丝越来越少。
这意味着,柳乘荫秒杀格斗队队员所需要的“解放潜能”的程度越来越低。
也许在未来某天,柳乘荫不用“解放潜能”,仅凭“代打”意识的技巧和本身的身体素质就能完成他当前所能做到事情。
每天下午,柳乘荫去射击队当助教。
射击队的教练张鹰据说是从军队里出来的,擅长城市作战的老特种兵。
不过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不支持他视线脑子里的所学的东西,只好转型,靠脑海中的经验和理论当教员了,培养射击人才。
因为城市地形专业的特种作战对武警部队有很大的学习价值。
因此他就被派来了教参训的武警了。
在第一天完成了测试后,张鹰便开始将一些被允许教学的,武警们会用得上的特战射击技能和配套战术传授给射击队队员们。
武警大赛中也有团队项目。
大概类似于“真人cs”的团队对抗赛。
在各种模拟环境下的匪徒歼灭战、营救人质、解决劫持危险物品的匪徒等等。
在队员们学习的时候,作为助教的柳乘荫在旁旁观。
因为自在这个技能的存在,任何动作,柳乘荫都能很快理解并瞬间掌握,然后完美实现出来。
柳乘荫下意识跟着试了试,便能做得跟张鹰说示范地差不多的样子。
嗯,只是差不多,并非完全一样。
因为他的身体告诉他,这样会更好
随后,柳乘荫的行为很快就被张鹰看到了。
张鹰瞬间开发出了柳乘荫的一种“用法”。
然后柳乘荫就成了张鹰用于展示动作的“模特”
除此外,柳乘荫作为助教则有时候免不了成为了张鹰用于示范技能的目标。
这其中发生过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
张鹰有一次打算教队员们一招出其不意的射击战术。
示范方法就是,让柳乘荫挟持着一个被当做“人质”在一个房间里。
然后扮演营救的武警的张鹰命一系列操作。
吸引注意力,然后趁机闪光弹、烟雾弹一顿上,接着破门闯入,准备对柳乘荫“一击毙命”。
然而,期间的玻璃破碎声、破门声、强光、噪音、烟雾
明明知道是演习,然而这些东西却让柳乘荫忍不住有些慌,然后“代打”意识上线。
在“代打”意识的控制下,柳乘荫总能及时通过利用身边的事物和动作将闪光弹、烟雾弹这些东西对自己身体影响降到最低。
在张鹰突进来的瞬间,没等他停稳,完成瞄准,柳乘荫就靠着“潜能解放”下的强大听觉,在噪音的干扰下,瞬间辨别出了张鹰的位置,然后用手枪锁定了快速移动中的张鹰
砰砰砰
手枪上演习用的激光装置接连打在了张鹰身上,激活了张鹰身上的烟罐。
噗的一声一阵彩色的浓烟从张鹰身上冒了出来,以此证明他已经挂了。
张鹰没反应过来,继续完成下一步动作,完成瞄准,然后开枪。
然而,在挂了瞬间,他枪上的激光装置便已经被锁死,无法发出激光。
发现手里武器失去作用,随后才发现了身上冒出的浓烟。
这时,张鹰才知道自己挂了。
张鹰一时间没顾得上自己被打脸的事实,忍不住对柳乘荫问道:“你怎么做到的”
柳乘荫想了想,然后一脸不好意思地回道:“我这个人比较讨厌噪音,而且耳朵比较敏感,听到乱七八糟的声音后,有些紧张,然后不知怎么地就下意识就朝听着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的位置开了枪,然后就打中了。”
张鹰听完后,觉得柳乘荫可能是撞上了“狗屎运”。
然后一想到自己和自己战友们在战斗中的确有可能遇到这种“狗屎运”,死的莫名其妙的情况,他就不禁感慨了一下。
随后,张鹰也没有计较太多,还让柳乘荫别在意:“不是你的错。”
“狗屎运”这种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总不能因为怕噎死就不吃饭吧
然后,张鹰让大家重新来过
开始第二次示范。
玻璃破碎声、破门声、强光、噪音、烟雾等事物再次出现,柳乘荫再次忍不住心慌慌,然后一梭子打“死”了来营救人质的张鹰
遇上一次,可以说是“狗屎运”,可如果每次都是这样呢
绝对是这个柳乘荫的问题
要换人吗
“不”张鹰否决了这个想法。
遇到困难就放弃,这不是他们部队的风格
更何况现在只是演习
演习都接受不了,那如果实战中真遇上了这种问题,那怎么办
任由歹徒猖獗吗
也还好这是演习。
演习中,他们可以不断尝试。
只要成功拿下这个“匪徒”,但现实中真遇上这种玩意儿的时候,他们便也能将其成功拿下
随后,张鹰改变了教学方案。
不演示了,直接在演习中学就是了。
张鹰直接指挥起其他队员,相互配合,誓要拿下柳乘荫
之前说过,柳乘荫好胜心很强。
他不准备放水,主要是他也不懂该怎么放水。
据说当兵的自尊心都很强,万一放水被看出来了,张鹰估计不会给他好脸色看。
说实话,柳乘荫并没有学过什么反侦察技巧。
不过,完美观感所赋予的“找茬”能力让他在掀起窗帘,偷偷看向窗外时,一眼便从窗外的景物中发现人迹,察觉到那些隐藏在各处的狙击手和随时准备突击的家伙的位置。
就跟开了半个解除战争迷雾的挂似的。
之所以是“半个”挂,那是因为,他只能看到窗口视角下的环境,楼上的情形他看不到。
但无所谓。
反正就算知道了,柳乘荫也没学过相关知识,不知道如何应对。
如此一来,不如意不变应万变,谁来灭了谁就是了。
就算输了也没事,输了就下班了啊
多好
这样想着,柳乘荫瞬间没了心里负担,身心放松下来了
然而,身心放松下来后的柳乘荫的“代打”意识可以全力发挥
在一次烟雾、噪音、闪光的影响下,柳乘荫一次次干掉了冲击来营救“人质”的队员,使他们任务一次次失败。
演习从下午两点半一直持续到了傍晚五点多才结束。
一个下午基本全干这个了。
然而,演习结束并不是因为他们完成了营救任务,仅仅只是因为太阳要落山了而已。
一旦太阳落山了,任务的难度就会因为室外的光照条件而发生大幅度降低。
很多“偷家”的事情通常选在晚上就是这个原因。
如此一来,就算赢了也没意义。
如果输了那就更难看了
而且,以柳乘荫那在烟雾、强光、噪音的干扰下还能打中人的枪法下,夜间营救依旧失败的可能极高
更何况,练了一天,大家都累了,其中,张鹰最担心的还是柳乘荫的身体。
首先,虽然柳乘荫手里有人质,但要一个人成功对抗这么多人,而且成功这么多次,张鹰觉得柳乘荫一定消耗了很多精力和体力,一定很疲惫。
其次,闪光弹和烟雾弹虽然并非是伤害型武器,但多少会对人体造成一些影响。
实际上,张鹰想多了。
柳乘荫因为没有心里负担,所以全程脑袋放空,半睡半醒似的,没有任何计划,全凭“代打”随机应变,根本没有消耗什么精力
其次,关于烟雾弹和闪光弹的影响。
在烟雾弹每次出现的瞬间,柳乘荫都会立刻屏住了呼吸
因为双方每次交火都很快分出结果的缘故。
柳乘荫在张鹰他们的营救失败后,便立刻离开了房间,基本没吸入过烟雾中瓦斯气体。
至于闪光弹,柳乘荫反应很快,在其出现的瞬间,他便及时用不透光的物体捂住了眼睛,虽然无法完全避免影响,但也将其伤害降到了最低。
而且这些影响也并非永久性的,只要稍微休息就能恢复,柳乘荫基本在下一场演习开始前就早已消除了影响。
不过,克服影响的过程中,会有些难受是肯定的。
因此,柳乘荫也想早点结束训练,没有跟张鹰说自己啥事没有
另外,如果演习手里的枪能发射真子弹的话,柳乘荫会更轻松。
凭柳乘荫“五十米无敌”的手枪枪法,这些扔过来的各种“弹”,柳乘荫可以直接在其进入房间的瞬间将他们全部打回去,让扔“弹”的人自己“享受”。
第二天,张鹰继续这个演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