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和多铎支持七哥你,你并非没有机会。”多尔衮说道。
一旁的多铎点头附和道:“七哥放心,只要你想争正蓝旗旗主,我和十四个肯定支持你。”
随着两个人的话音落下,汤古代和塔拜两个人一脸的羡慕。
但两个人有自知之明,他们想要争夺正蓝旗旗主的位置肯定没戏。
阿巴泰犹豫了一下,说道:“其实正蓝旗旗主的位置有人比我更合适,你们别忘了杜度。”
他口中的杜度是几个人的子侄。
而且杜度是诸英的儿子。
原本他应该是镶白旗旗主,但被老奴弄到了镶红旗去,成了岳托手下的小旗主,从而对了镶白旗旗主的地位。
空下来的镶白旗自然而然落入到了多尔衮他们兄弟手中。
和阿巴泰这类庶妃子嗣比起来,杜度算的上是老奴的嫡长孙,天然拥有着某些继承权。
“放心吧七哥,杜度不可能重新成为旗主的,大汗那一关他就过不去,眼下能够有机会接手正蓝旗的人并不多,七哥你绝对算的上是排在前面的那一位。”多尔衮嘴里奉承道。
阿巴泰除了出身不好之外,其它方面比其他的人并没有差太多。
起码和多尔衮与多铎比起来,阿巴泰自认为自己还算是可以,只可惜他生在老汗庶妃的肚子里,而不是大妃的子嗣。
“是啊七弟,我觉得十四弟说的有道理,该争的时候你就要争,不争的话好处怎么可能会落到你的头上。”汤古代嘴里劝说道。
因为自己没有机会成为旗主,所以他更希望阿巴泰可以成为正蓝旗的旗主。
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都是庶妃的子嗣,有着同病相怜的背景,另一个原因便是几个走的关系比较近,阿巴泰成了正蓝旗旗主,他和塔拜也可能沾沾光。
“十四弟,你没有骗哥哥我,真的愿意和十五弟一起支持我?”阿巴泰目光看向多尔衮,又看了旁边的多铎一眼。
有了这两个人的支持,他觉得自己未必没有争夺正蓝旗的机会。
多尔衮举起酒杯,说道:“你是我七哥,我不支持你支持谁,是不是多铎?”
说着,他还问了多铎一句。
“我和十四个一样,支持七哥你接手正蓝旗。”多铎在一旁点头附和。
阿巴泰端起酒杯与多尔衮手中的酒杯碰了一下,说道:“那好,我就拼一把,干。”
说着,他一饮而尽。
好不容易空下来一个旗主的位子,他要不争,以后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提前祝七哥马到成功。”多尔衮举起酒杯同样一饮而尽。
有了共同的目标,几个人的酒喝起来十分的痛快。
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正蓝旗旗主的位子只会从老汗的子孙当中选,而皇太极的子嗣中只有豪格才有资格接手旗主的位子。
但豪格已经有了镶红旗,正蓝旗不可能在交给豪格,那么皇太极能够选择的余地就更小了。
要么是把正蓝旗留给莽古尔泰的后人,要么就是交给皇太极自己兄弟之中的一个,或者是子侄中的一个。
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阿巴泰才有勇气争一争这个正蓝旗。
事实上皇太极暂时已经顾不上去管正蓝旗旗主的归属。
这时他的心思一大半都在虎字旗和大明的身上,算计着虎字旗和大明开战后,大金如何从中捞取更多的好处。
剩下那一小半的心思也全都放在了蒙汉八旗的身上。
蒙汉八旗是他为了壮大大金兵力,同时牵制女真八旗的工具。
所以对蒙汉八旗他十分重视,很多事情更是亲力亲为从不假手他人,尤其是汉八旗,他更是派出亲近自己的汉臣去管理,而汉八旗旗主的位置也都是亲近他这个大汗的女真贵族。
汉八旗旗主这么重要的位置,他只信任女真贵族。
就在皇太极一边改革一边开始积极备战的时候,虎字旗的刘恒,在大同镇城的大将军府接见了三大战区的主帅。
“大将军到!”
随着屋外的一道喊声,屋里的陈寻平等人立刻从座位上站起身,双手垂立,目不斜视。
刘恒带着自己的护卫从外面走了进来。
来到长桌最前面的主位上,他坐了下来,同时双手朝下压了压,嘴里说道:“都坐吧!”
陈寻平等人这才坐到了座位上。
刘恒侧头对自己的护卫说道:“让侍从队的人把地图拿出来挂上。”
侍从队属于刘恒的秘书处,专门协助刘恒处理政务。
两名侍从队的是从把一张囊括了半个大明和整个辽东与朝鲜的地图挂在了刘恒对面的一个木架子上。
“你们都看看这张地图,上面是虎字旗与大明还有奴贼之间所处的位置。”刘恒看着眼前的地图说道。
陈寻平等人扭头看向了地图。
地图绘制的足够大,哪怕隔着一段距离也可以很容易的看清楚上面的标记,当然,要是近视眼自然看不太清楚。
不过在场的几个人眼神都挺好。
刘恒嘴里继续说道:“这次把你们三个战区的主帅都找过来,想来你们三个心中多少有一些猜测,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们一遍,接下来,虎字旗将会对大明所在的北直隶发起进攻,争取在年底之前夺下整个北直隶。”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在场的几个人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对他们来说,盼着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我这里有一份作战计划,你们对照着眼前的地图都看看吧!”刘恒一摆手。
侍从队的是从给陈寻平他们三个人各送上了一份提前做好的作战计划。
三个人对这份作战计划看的很仔细。
第一个看完作战计划的是陈寻平,他合上手里的作战计划,说道:“属下没问题,保证拖住辽东半岛的局面,不给奴贼调派跟多的兵力用在辽西。”
“属下有点问题。”第一战区的贾六开口说道,“第一战区不仅要攻打延庆,还要分兵沿路急行军去夺下山海关,从宣府到山海关这一路走下来,很难瞒得住沿路的明军,大明很可能会知道我部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