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真的?”魏明看向小红,这个才14岁的黄毛丫头。
魏红点点头:“我想清楚了,我现在已经完成了高一的课程,有平安叔那些辅导书,假期我想要突击高二的,然后今年七月参加高考!”
在79年之前,包括79年,非应届生都是可以直接高考的,对高考生的年龄也不做限制。
今年政策会不会变化魏明还不知道,不过他并不建议魏红冒这个险。
“你知不知道,如果你的分数达不到北大,会直接把你调剂到其他学校去,可能都不在燕京,而且你不去还不行。”
“啊!”
魏明没有吓唬她,现在的调剂制度是有一定强制性的,学生自己的意愿并不是那么重要,甚至不想上,想要退学重考都不行,那相当于浪费珍贵的考试资源,可能就直接不让再考了。
被魏明这么一说,魏红有些含糊了。
然后魏明从兜里掏出两张大团结塞给她。
“提前给你压岁钱了,过年前有什么想买的你尽管买。”
猛地见到这么一笔巨款,魏红什么烦心事都没了。
许淑芬担心道:“给她那么多干嘛,别再弄丢了。”
魏红赶紧收好:“娘,我丢了自己也不会把钱丢的!”
老魏则道:“你哥赚俩钱也不容易,你也不要乱花知道不。”
魏明摆摆手:“该花就花,我赚钱还是挺容易的,前阵子卖了《牧马人》的剧本,后面还有两个剧本邀约。”
身在农村,消息闭塞,他们并不知道前阵子《牧马人》在北影上影之间引起的争夺战,忙问起了《牧马人》电影改编的消息,并纷纷打听都有谁出演。
因为《小花》在过去的一年太火,他们都想看到唐国墙和陈充在《牧马人》里再续前缘。
魏解放:“也就唐国墙能演出我当年的英俊和潇洒。”
魏红:“陈充之前跟唐国墙演兄妹,这次演夫妻会不会不太好,还是刘小庆更合适,对吧哥。”
魏明没说男女主角人选,而是转移话题道:“谢导看上咱们喜子了,过两天平安叔一家子还要去魔都试镜呢。”
“哎呀,喜子长的确实精神!”
“魔都啊,是不是比燕京还繁华?”
魏明正说着自己的魔都见闻,就听到有人喊:“解放大哥,是小明回来了吧!”
魏明一听,是贾会计的声音。
“老三啊,快来快来,正喝着呢,整两口不。”
贾会计听到了摩托的声音,于是赶紧跑过来近乎近乎,最近他在魏解放身边忙前忙后,好像魏解放才是大队长一样。
不仅贾会计,很快这小屋里又来了几个村子里的叔伯辈,都是冲着魏明来的。
现在他已经成为沟子屯的传奇了,感觉跟他说几句话都能沾染文气。
不过魏明沾染的只有二手烟的气味,可真够呛的,而且自己那些事老魏都知道,有他作为自己的代言人就够了。
于是聊了几句后他就借尿遁出了屋。
然后老魏立即领着老伙计们指着门外:“看见了吧,小明手腕上!”
“好家伙,还真是夜光表!”贾会计吹道,“这跟古代的夜明珠是一个级别的宝物吧!”
另一个大叔道:“那小明这外国对象家世恐怕不简单啊!”
贾会计:“感觉起码也是个公主吧,最次也是个郡主!”
“外国还有公主呢?”
“废话,外国现在还有女王呢,跟武则天似的,后宫里全是面首!”贾会计一副自己很懂外国的样子。
老魏悠然地吐出一口烟:“反正长的那模样是够格当公主了,比现在什么刘小庆陈充这些电影明星好看太多了。”
当魏明从茅房出来后,见自己的小西屋已经点了蜡烛,魏明进去后见小红坐在自己的炕上。
“哥你感受一下,天还没黑娘就开始烧了,可热乎了!”
“嗯,不错不错,这墙也够厚的。”魏明道,老魏完全是按照北房的标准建造的,墙厚就更保温一些。
他又看到墙上的《陋室铭》,一看就知道是小红的手笔。
“红啊……”魏明刚要夸她。
“哥,跟我讲讲你和初恋的故事呗,我想听!”烛光下,魏红眼睛都在放光。
魏明想了想:“给你看看她的照片吧。”
“啊!”魏红惊喜地蹦了起来。
魏明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夹了几张梅琳达的照片。
“哎呀,嫂子头发好红,皮肤好白,长得真好看!”魏红想过大哥不会找丑女,但也没想到会这么好看。
魏明:“什么嫂子啊,都是过去式了,不过她人确实不错。”
小红想听,魏明就跟她讲了讲自己的初恋故事,当然,选择性地讲,关于“性”的自然要省略掉。
其实小红最想听的就是这一部分,不过大哥不讲,自己也不好意思问啊。
“哥,那你现在要是想梅琳达怎么办啊?”
魏明:用手。
他叹息道:“想也没用,太远了,发一次电报几十块钱就没了,所以我应该做的就是忘掉她。”
“你忘得掉吗?”
“想要忘掉一段感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我正在寻觅。”
魏红:这话好渣啊,但是好有道理的样子!
这时客人好像要走了,魏明赶紧出来相送,要不就有点不礼貌了。
他和老魏一直把人送到门外,老魏又跟儿子回到他的西屋。
“小红,你先回去,我跟你哥说点正事儿。”
魏红一走,就剩他们父子俩了,老魏才问:“那封信,有回应了吗?”
魏明的信也寄出差不多半个月了。
他摇摇头:“还没呢,不过现在对方应该收到了,就看他会不会回了。”
“行吧~”老魏道,“你赶了一天路,早点睡。”
“爹,刚刚他们是不是又有人跟你借钱啦?”魏明刚刚看有几个叔伯的脸色不太好。
“是有,不过我都应付过去了,就说你准备在燕京买房,钱也不凑手,当然,如果是生病这种我肯定还是会借的,不过这几家也没那种困难。”
魏明“嗯”了一声,老魏一走他吹灭了灯,上炕睡觉。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第二天就是腊月二十五了。
二十五干啥来着?
“二十五,磨豆腐,”老魏已经把豆子准备好了,他问魏明,“你这摩托车急着还不?”
魏明:“杨老爷子说了,让我回县城的时候再还他。”
老魏:“那你吃完饭就把豆腐磨了吧,让小红跟你一起去。”
“行,我顺便去大队部盖个章。”以后魏明就要正式成为燕京人了。
公社和大队都有一些小厂子或者作坊,现在叫社队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又有了一个新名字,叫“乡镇企业”,可以说为改开的成功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沟子屯豆腐作坊的磨盘和工艺其实最早是魏明奶奶私人的,她靠这个作坊养活了两个寡妇,养活了魏解放和魏平安两个孩子,送平安上了大学,还给解放娶了媳妇儿,现在是公家的了,交点钱就能磨豆腐,负责磨豆腐的还是魏解放平时养的驴和骡子。
魏明的到来让排队磨豆腐的人喧嚣沸腾起来,他是非常痛恨插队的,但负责作坊的管事,排队的乡亲纷纷让他到前面来。
“婶子真不用,我等等没关系的。”
魏明可不好意思那么干,而且现在也磨不出来,都是算一下重量,然后计算加工费,回头再来取,也耽误不了几个时间。
等完事后他和妹妹又去了一趟大队部,恰好路过了小学,见门锁上了,于是在外面看了看,这里承载着他们兄妹的童年。
到了大队部,老支书早就准备好了,给他签了字,盖了戳,回头还要去趟公社,以后他的户口就迁出去了。
周兴邦感慨良多:“咱们村现在有两个燕京人了,一个你平安叔,还有一个你,都是魏家的。”
而魏家在沟子屯是小姓。
魏明笑道:“最容易走出去的办法就是考大学,所以一定要重视教育,我刚刚路过小学,看到教室的窗户都没玻璃了。”
“唉,你们小时候不也这么过来的,用塑料布糊一下,对付过这个冬天就拉倒,现在放假了,塑料布也破了烂了。”老支书叹了口气。
穷啊,尤其去年大旱,很多努力赚了很多工分的家庭最后却只分到了几十块钱,一家子都没赚到一百块。
魏明道:“兴邦爷,我想给咱们村小捐点钱,用来改善桌椅门窗这些东西。”
“啥!”周兴邦直接站了起来,“真的!多少?”
“多少还不确定,我回头看看学校需要啥我再决定。”
周兴邦忙道:“你等着,我去找校长给你拿钥匙去!”
魏明道:“我们先去学校那里等着您。”
随后魏明又带着魏红走了,出了大队部小红才问他:“哥,你现在到底有多少钱啊?”
魏明:“只要不买房买车,反正是花不完的。”
“哥,你真了不起!”
魏明哈哈一笑:“不过是有一些生财之道罢了。”
“不,我说了不起是你不仅有生财之道,还有舍财之德!”
魏明被妹妹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希望此举能让爹娘在老家的日子更舒坦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