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子现在可太难受了。
倒不是因为魏明回来住了,明哥回来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可是今天有两个漂亮大姐姐来找明哥,自己竟然一个都没看到,而梅文化这小子竟然全都见到了,还夸得天花乱坠。
魏明把梅琳达的收录机插上电,调小音量开始听广播。
“彪子你别难受,你早晚还能看到她们的。”魏明笑道。
彪子忙问:“她们还来找你啊!”
魏明摇摇头:“你会在电影院看到她们的。”
“为啥啊?”
枫哥道:“朱霖我知道,她被一部电影选中了,要去演电影。”
魏明补充道:“另一个姐姐被我推荐出演《牧马人》女主角,她说来找我是表示感谢的,那八成是事情成了。”
梅文化激动道:“你竟然认识两个未来的电影明星!”
魏明乐了:“她们两人认识我才应该激动吧。”
彪子点点头:“没错,认识明哥是她们的荣幸!”
魏明深吸一口气:就是这个味儿,回来了,都回来了!
等熄了灯,关了广播,大家依然不想睡,魏明已经一个多月没在这里过夜了,大家想他想得很,恨不得跟他钻一个被窝。
虽然平时也能见面,但白天说的话哪有脱光了躺在床上时那么交心啊。
彪子道:“明哥,你再让我们看看梅嫂子给你留的表吧。”
魏明把胳膊举了起来,黑暗中立即闪现一点荧光,几人立即赞道:“这国外技术就是厉害哈!”
梅文化又道:“人家梅嫂子这夜光表可比你的魔都牌贵多了。”
彪子:“你懂啥,感情是无价的,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魏明:“没错,不过这表确实不便宜,我写了半年都买不起。”
几人再次受到暴击,你连摩托车都能买得起了,却买不起表,果然穷洋人那也是洋人啊,破船还有三两钉呢。
现在梅文化和赵德彪愈发能感受到金钱的重要性,像他们俩现在每个月18块5的工资还不够自己花销的,每个月都要从父母那里掏钱。
梅文化想起磁带的事,问魏明:“明哥,你卖的那个磁带是不是很赚钱啊?”
魏明矢口否认:“哪有,我没赚钱啊,我都是按成本价出手的,都是看在穆蓉嫂子的面子。”
乔枫:啊对对对。
随即魏明又道:“不过如果私下卖磁带,确实很赚钱。”
像国产空白磁带也就两块多钱,从香港那边进来的音乐磁带可便宜到三块多,但在燕京一盘磁带能卖六七块,这里面有差不多一半的利润。
赵德彪担心道:“那合规吗?”
“不合规啊,”魏明直接道,“赚的就是不合规的钱。”
现在只有在正规音像店卖磁带才是合法渠道,其他一律不合法,但人家卖港台磁带,你合法渠道没有啊。
在这个野蛮生长的年代,像这种打游击的小商小贩已经算是赚钱最干净的了,不比批条子的那群人正大光明?
“不只是磁带,往南方走一圈,像什么电子表,蛤蟆镜,还有时髦的衣服,这些弄回来贩卖都属于灰色地带,但利润是非常非常高的。”魏明又道。
“蛤蟆镜,是《大西洋底来的人》里那种墨镜吗?”彪子激动问。
魏明:“对对对,就那个,你看吧,不等这部剧播完,这蛤蟆镜就能流行起来。”
梅文化有心问了一句:“那在哪儿能进这些货啊?”
魏明想了想:“深镇吧,那边发展挺快的,你们没看新闻啊,现在深镇卖了一块地给港商盖楼,是任何人都可以购买的商品楼房。”
乔枫:“我也看到了,南方干部还是敢想敢干啊。”
魏明期待这股风能尽快吹到燕京来。
两个男人和两个男孩不知道聊了多久,反正第二天魏明是第一个醒来的,天刚亮,它笔直。
他要去送爹娘了。
平安叔也在,他们把两人送到了公交车站牌,来时两人轻装上阵,回去时却要负重前行,着实买了不少东西。
平安叔也送了不少东西,是通过他的途径给魏红找的学习资料,高一高二的都有。
“行了,回吧,平安你过年能回也回来吧,我老婶肯定也想跟你说说话。”
前两年没回是因为孩子小,事业在上升期,再加上家里房子几乎不能住人了,魏平安表示今年一定回。
魏解放大包大揽道:“那行,回去我就给你把房收拾出来,走啦。”
看着公交车驶远,魏平安转过身看向魏明:“你爹娘这次来京到底是出了啥事啊,总不能是突然想你了吧?”
他果然还惦记着这件事。
魏明不想隐瞒他:“唉,其实就是我爹胆子小,他收到了一封从香港寄来的信,担心是对岸大爷爷写的,特意过来找我商量,我爹还千叮万嘱,不要让你知道,你毕竟是有级别的人,跟那边扯上关系对你的仕途不好,所以您就当不知道就行,我来处理。”
“原来是这事啊。”魏平安点点头,虽然那位跟他更远一层,但确实身份敏感,因为这,当年他上北大还颇费了一些周折呢。
“那你是怎么处理的的?”魏平安又问。
魏明:“对方没表明身份,我就给他回一封信吧,说了一下家里的情况,见招拆招呗。”
魏平安点点头:“暂时也只好这样,信是香港来的还好,不算太敏感。”
接下来他又鼓励魏明在新岗位上好好干:“其实我是想把你调去图书馆的,那里更方便你写作和复习,不过那边刚刚调了俩新人过去,等明年再说吧,这个新岗位就是让你过渡一下。”
等平安叔走后,魏明又去小卖铺打了个电话。
打给总政话剧团的龚樰,也不知道她还在不在。
还好,等了一会儿龚樰小跑着过来接电话。
“喂,哪位?”
“我是魏明啊,听说你昨天来找我了。”
听到他的声音,龚樰精神一振:“是啊,不过可惜你不在。”
“嗯,我去了一趟首都机场。”
她只知道魏明是去送对象了,却不知道是去机场送的。
“送朋友呀?很远吗?”
魏明:“是啊,很远很远,英国。”
“啊!”难道小魏的对象是去留学了?
魏明又道:“经此一别,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
听到魏明话里的愁绪,龚樰很想安慰他,她问:“是很重要的朋友吗?”
魏明:“嗯,一个女孩,我们之前在一起过,她是个英国来的留学生。”
“啊!”
龚樰又吃一惊,两惊了。
还以为是去英国留学的北大学生,没想到是来北大留学的英国学生!
小魏你有点东西啊!
“小魏,你别难过,说不定她还会回来找你呢。”说出这话,龚樰自己都不信。
“我还好,毕竟早就有心理准备。”
“嗯,那就好,对了,跟你说点我的开心事吧,谢进导演确定让我演《牧马人》了,这件事还要谢谢你推荐我呢!”
接下来她告诉魏明,谢进导演为了把她从总政话剧团借过来找了多少人,这才办成了这件事。
“等过完春节我就要去西北农村体验生活了,可能还要再过几个月才能正式拍我的部分。”
“你都插过那么多年队了,还要体验啊?”
“江西和西北还是不一样的啊,而且我已经进城这么多年了,身上的感觉早就不对了。”龚樰语气里带着兴奋。
虽然都是去农村,但此时的心情和当年十几岁时是完全不同的。
当年是迷茫无助,现在是憧憬和跃跃欲试。
魏明笑道:“那就祝你一炮而红了。”
龚樰笑道:“我也祝自己一炮而红,如果我红了,就说明电影成功了,你这个原著作者的功劳最大。”
联系了龚樰,但朱霖就联系不上了,她已经离开单位了,或许要等她从大西南杀青回来才有机会再见。
这俩人,一个大西北,一个大西南,跑的都挺远,以后进城里都没漂亮姐姐请自己吃饭喽。
随即魏明自己去食堂吃了个饭,然后就去新的岗位了。
~
“魏作家,你怎么光临我们校刊社了?”摄影师杨昊见到魏明有些意外。
魏明笑笑:“我是来加入校刊社的,杨哥多多关照。”
杨昊:“啊?”
这时负责具体事务的副社长周峻峰走了出来,热情地握住魏明的手:“魏作家,欢迎,欢迎啊,鄙人周峻峰,叫我老周就行。”
之后老周给他介绍了一下他们《北大校刊》的历史。
历史确实悠久,起源于1917年,已经60多年历史了,中间多次变更名字,有时日报,有时周报。
现在是周报,对开四版,每周出一期,工作比较轻松。
每一期的校刊设有要闻版、综合新闻版、学术版和副刊版等栏目,校内新闻、社会新闻都有,有时候甚至还要跑外景,但大部分社会新闻转载即可。
“来,这是给你腾的办公桌,跟昊子挨着。”
魏明:我终究还是坐上了办公室啊。
杨昊笑道:“魏作家你真来校刊了啊,那以后写稿子的活儿可就有人干了!”
魏明晃了晃他的相机:“我是以摄影师身份加入的。”
写新闻稿,那才几个钱,我太贵了。
一开始老周没给魏明安排工作,就让他先熟悉熟悉工作环境,看看往期报纸。
魏明看了一下刚出的上一期内容,主要报道了杨振宁教授作学术报告的事,另外还有学校一些会议的决议。
社会新闻则有前阵子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登上了南极大陆,这又是一大进步。
看了一会儿,见大家都比较闲,旁边的杨昊在。
魏明干脆掏出稿纸。
写完了《勇敢者的游戏》,又决定暂缓《自古英雄出少年》,那就先把那个计划中的中篇写出来吧。
已经写过驴、牛、鸭、马了,这次魏明要写的是——羊!
……
(谢谢大家猛烈的支持,继续求双倍月票啊!再猛一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