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演逼真,魏明和梅琳达还手挽着手,进去后也没分开,服务人员也只当他是黄皮白心的外籍人士。
在众多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魏明一眼就看到了摆放在大厅中央的几辆摩托车。
他拖着梅琳达过去瞅了一眼,主要是本田、雅马哈等日本品牌,美国货也就一辆哈雷,不如以后的造型好看,性价比也不高。
“你喜欢这个?哈哈机车男。”
“就是一个交通工具而已,不过可以节约时间,我喜欢高效。”魏明瞅了两眼,看了看价格就放弃了,外面也有卖的,用人民币还便宜些,他再攒攒也能买得起。
一楼没有他们要的东西,都是些吃的喝的用的,想看工艺美术品,还得楼上请。
刚上去魏明就被一件青花瓷瓶吸引住了,上面绘有鹿、鹤、松树等吉祥图案,虽然被玻璃罩着,但并不是非卖品,旁边有介绍和价格。
梅琳达当场就爱上了,她捅咕了一下魏明:“明代的诶!”
她也懂一些中国历史,估摸着这瓶子比老美历史都悠久。
魏明:“我知道,不过我奉劝你还是别买,虽然800美刀对你就是九牛一毛,但瓷器易碎,就怕你不能安稳带回英国。”
旁边的女服务人员是懂英语的,听到后立即热情地凑了过来:“顾客请放心,我们会提供具有防震功能的包装,肯定不会碎掉的。”
不过梅琳达还是愿意听魏明的,又看向别处:“那这个呢,玉制的。”
这是一个用白玉雕刻而成的莲花形香炉,器型非常漂亮,服务人员介绍道:“这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作品,好像还是宫里面流出来的,而且只要500刀。”
对方非常热情,魏明都有点后悔,吹那个吹牛逼干嘛。
梅琳达当场就爱上了,小声道:“这个带回去肯定能卖个高价!”
魏明:“这玉里面怎么有点沁血啊,不会是明器吧,不吉利不吉利。”
服务员:这老外好懂啊,丫真的是老外吗?
“那这个鼻烟壶呢。”梅琳达又看到一个小东西。
“这玩意儿我认识一个老头就会做,还两百刀,清代的也不行啊。”
梅琳达看啥都是好东西,魏明忙把她拉到书画区。
“我把你当真朋友才跟你说的,别看这些画现在便宜,将来一副就能抵得过刚刚几个瓶瓶罐罐,而且不容易磕碰。”
“这些人我也就认识一个齐白石,别的我都不认识啊,”梅琳达看着那些署名,对魏明道,“你给我介绍介绍吧。”
魏明:“你能认识一个齐白石就不错了,齐白石作品很多,而且还有很多人以临摹他的画作为生,所以买到假货也有可能……”
魏明虽然自己不收藏画,但老年人的圈子嘛,总有好这个的,也跟着被动科普了一些知识。
在这些现当代作品里,齐白石的画算偏贵的,毕竟已经过世了,便宜的也要50刀,质量好,画幅大的能有两三百刀,当然,过个三十年,卖个两三百万应该轻轻松松。
不过齐白石的那些未来拍卖大几千万,上亿的大幅精品是看不到的,早期持有者也知道这玩意儿现在卖就是贱卖,都待价而沽呢。
魏明帮梅琳达选了一群虾、一对蝉、一棵枇杷树上站只鸟,一共花了410刀,画幅没有特别大的,但都是有提名有盖印的巅峰时期作品,关键也符合梅琳达这个外国人的审美。
然后魏明重点帮她挑了几幅现在价格还没上去的当代画家作品。
“这位李苦禅先生是齐白石的大弟子,我前阵子参加人代会,还在大会堂看到了他的画还有他本人,他的价格估计很快就能涨上来了。”
梅琳达:“买买买!”
关键太便宜了!
几十刀就能买到好大一幅画,有的也就十几刀!
魏明:“这位李可染先生也是白石老人的弟子……”
“买买买!”
魏明:“这位吴作人先生是中央美院的院长,他……”
“买!买!”
“黄宾虹……”
“买!”
“关山月……”
最后看着那一大堆卷轴,梅琳达问:“花了多少钱了?”
魏明:“大概500英镑。”
梅琳达很无奈,这钱有点太禁花了。
魏明:“要不今天就到这,一箱子都装不下,我怕你到时候拿不了。”
梅琳达点点头,然后又看向那个内画鼻烟壶:“可是我还是想要那个,多好看啊,而且那画是在里面的,太神奇了!”
魏明直接推着她离开:“不就是内画吗,回头我送你一个。”
阿龙外公不仅擅长连环画,而且也是内画高手,衡州的内画还是很出名的,从清朝开始就有一大批衡州内画名家为京城供应鼻烟壶。
因为买的东西太多,友谊商店表示可以送货上门,连人都能送。
梅琳达:“那我们可以等会儿再取吗,我和达令先去吃个饭。”
“当然可以的女士。”
既然梅琳达还剩那么多钱,魏明就借了点,在一楼买了些进口胶卷和巧克力,回头还她人民币。
梅琳达感觉自己亏了,没想到出了门,魏明直接按照黑市价格还了钱,让梅琳达着实松了口气。
“想吃什么?你随便选,我请!”她拍着鼓鼓的胸脯道。
废话,当然你请了,感觉自己做了一天带路党,内心备受煎熬,得补补。
他想了想:“去烤肉宛吧。”
京城有两家著名的烤肉店,一家烤肉宛,一家烤肉季。
前者主打牛肉,后者主打羊肉,魏明又想吃牛肉了。
因为梅琳达这张老外面孔,虽然他们只有两人,还是得到了一个二楼雅间,要不然在一楼大厅,其他顾客是吃饭还是看人啊。
这种老字号虽然也经常接待老外,但梅琳达长的太招摇了。
点完菜后,魏明问:“第一次来?”
梅琳达点点头,带着好奇:“我吃过火锅,这个没吃过,怎么弄啊?”
烤肉宛的这种吃法叫炙子烤肉,两人的桌子中间有一个烧热的大铁板,下面有炭火,桌上是盛有酱油、醋、姜末、料酒、卤虾油、葱丝、香菜叶的调料碗,把牛肉片蘸满调料,放在铁板上翻烤,颜色变了就能吃。
魏明前世经常吃:“我给你演示一遍。”
他拿着好长的一双筷子,灵活地翻烤肉片,很快香味就出来了,梅琳达已经开始咽口水。
“这也太香了!”
“那你还愣着干嘛,夹啊。”
“我在等你喂啊。”她笑着,同时把卷曲的长发用皮筋束起。
然后魏明的筷子就到了,因为够长,直接从桌子那边递到了这边,夹着肉稳稳当当。
梅琳达托着下巴赶紧尝了一口,大赞:“好吃!”
这一幕恰好让上菜的服务员看到了,脸蛋微红,内心汹涌。
这男人太厉害了,竟然跟外国女人处对象,他肯定有什么长处吧!
除了烤肉,他们还点了两道爽口小菜。
接下来两人就边吃边聊。
“梅琳达,你说我的如果翻译成英语,有没有搞头啊。”
梅琳达想了想,然后摇头:“我其实看过你的《鸭先知》和《二牛》,我是能看懂的,但恐怕那些老外不会有什么兴趣的,而且因为那些俚语和方言用法,会让很多翻译家望而却步的,你的作品显然在本土更有生命力。”
魏明:“我还有别的作品呢。”
“那些诗吗?”
魏明摇摇头:“其实我还有一个笔名,写童话故事的。”
“哦?”她果然来了兴趣。
一顿饱餐,出门后碰到了一个报刊亭,梅琳达问:“这里有你的作品吗?”
魏明问:“师傅,有最新的《儿童文学》吗?”
“卖完了。”
魏明笑笑:“我宿舍有一本,回去给你吧,今天我是晚班。”
“好。”
随后两人回到友谊宾馆,对着明细单又重新检查了所有的货品,确定没有问题,这才让店方装车。
魏明和梅琳达也跟着他们的轿车回去了,至于两辆自行车,他们会派人骑过去的。
车上魏明简单讲了一下《天书奇谭》的故事梗概,一听到是古典题材,还涉及什么天庭神仙妖怪,梅琳达就觉得有难度。
到了北大,看到魏明和梅琳达一起坐小轿车回来,同事们都羡慕坏了。
而梅文化只有担心,我车呢?!
“后面呢,友谊商店的人会骑回来的。”
接下来魏明又帮梅琳达把一箱子画送回勺园。
回来的时候正看到梅文化抱着自己的小飞鸽欲哭无泪:“那大妈快两百斤了,车轱辘都要压扁了!”
魏明:“兄弟节哀。”
魏明刚要去宿舍换制服准备上班,门岗的同事就道:“电话,柳如龙的。”
阿龙常来,这里的人都认识他了。
“喂。”
柳如龙就是告诉他一声:“我联系上我妈了,她在佛山我爷爷那,现在应该已经坐上回来的火车了。”
“嗯,那就好。”
“稿费我也收到了,40块呢,”阿龙激动道,“咱俩一人一半吧,大部分人设都是你做的。”
魏明笑道:“我哪有那么大功劳啊,这样,你也别跟我算钱了,跟咱姥爷说一声,让他给我弄个鼻烟壶吧,我送一外国友人。”
挂了电话,同事又道:“还有信。”
魏明最近信少了,一天也就十来封,他拿起一看,指着第一封:“这怎么没邮票啊?”
“哦,一个小孩给你送过来的。”
魏明拆开一看,只见几个幼稚的大字:后面怎么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