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虽衣着平凡,但念诵的经文中含着大智慧,让生灵开悟。
在他周围站满了飞鸟,下方树林中亦是汇聚了许多山野之灵。
陆文渊也没打扰,静静地看着,听着,揣摩着佛经中的智慧。
一盏茶后。
念经声停了下来,和尚回头看向陆文渊,目光温和,睿智,明明是少年面孔,给人的感觉却宛如老僧。
“阿弥陀佛,施主可是陆文渊?”和尚道了声佛号,温声笑道。
陆文渊回了一礼:“正是在下,阁下是观性大师?”
观性微微点头,右手微抬:“陆施主可要上来一叙?”
陆文渊笑道:“固所愿也。”
一个跳跃,惊起飞鸟无数,陆文渊来到观性面前坐下,也是在此刻,他才感知到观性佛法的厉害。
在他的皮肤上,竟流转着佛门经文,不断变化,散发出来的佛光中似有佛陀菩萨显化。
这是诸般佛经已经领悟在心,经文中的道理已经读透了。
陆文渊目光微动,看向了观性的心口,心眼视觉下,有一颗金色的心脏在跳动,好似舍利一般。
这是...佛心!
见此,观性温和一笑:“看来,贫僧和陆施主是一路人。”
陆文渊亦是微笑以对。
观性笑道:“贫僧没有阻拦陆施主之意。”
“贫僧原本在游历山野,忽而听到陆施主的消息。”
“他心通泛起念头,告诉贫僧要来这一趟。”
“此前还在疑惑,现在见到陆施主,顿时豁然开朗。”
陆文渊问道:“那大师之意是...?”
观性目光看向四周,笑道:“儒生不轻易动手,和尚也不妄开杀戒。”
“但既然要比试,那我们就坐而论道,也算是这些山野之灵一场缘法,于己亦是功德。”
“陆施主意下如何?”
看着那温和平静的目光,陆文渊也算是大致了解了观性的性子。
惠娘说的没错,但表达的不准确,眼前这位,是位纯粹的僧人,一心向佛,心中装的是天下苍生。
陆文渊心中不由升起敬意,这份心胸,他还做不到。
他在记忆觉醒的那刻,许多事情就发生了改变。
陆文渊拱手行礼道:“大师慈悲为怀,在下没有不应之理。”
观性微微点头,抬手笑道:“来者是客,陆施主先请。”
陆文渊反驳道:“客随主便,还是大师先请吧。”
观性也没推辞,双手合十,道了声佛号。
“敢问施主,这人与这些山野之灵平等吗?”
陆文渊回道:“自是不平等。”
观性接着问道:“都是生命,有何高低贵贱之分?为何不能平等?”
陆文渊正色道:“因为我们是人,是万灵之长,是智慧之合。”
观性摇摇头:“非也非也。”
“天道至公,人虽智慧出众,但这些生灵遵自然而修行,亦会开悟,得智。”
“怎可因先天之因而定生命高贵?”
陆文渊:“大师也说了,天道至公,万物众生都有‘机会’,而同一个‘机会’下,是人先把握住了。”
“高低贵贱,不是由人而定,而是从一开始,就是由天而定。”
“须知那天地孕育而生的先天神灵,执掌天道权柄,代天管理众生。”
“大师能说,祂们这些高高在上的神灵,也与这众生平等?”
观性微微皱眉,若有所思。
陆文渊接着道:“是天道赋予了祂们权柄,立下了阶梯。”
“众生平等,只不过是佛经中的美好期望。”
“就如儒家中的君子世界一般。”
“世间从没有完美的事物,这美好期望根本不可能实现。”
“这只能是我辈之人的奋斗目标,让这世界,不断的向着心中的完美世界靠近。”
“如此,才是我等读书修行的意义所在。”
观性眉心一道佛莲印记浮现,徐徐生辉,他微微一笑,双手合十道:“施主此言大善,贫僧受教了。”
陆文渊回了一礼。
观性忽而问道:“陆施主,如何看待生死?”
陆文渊沉思了会儿,缓缓道:“陆某曾由死而生,如今活了二十多载,也只悟得一句‘念头通达’。”
“生死,摸不着,看不透,我只求当下。”
观性笑道:“生死之苦,怎能轻易看透?”
“但在贫僧看来,只要谨记三语,就能从容面对世间大部分苦难了。”
陆文渊拱手道:“还请大师赐教。”
观性语气悠悠道:“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三语入心,再也挥之不去,陆文渊心眼微动,问道:“大师这话,似意有所指?”
观性笑容不变:“陆施主日后就知道了。”
“陆施主日后若是遇到难处,可想想这三语,自会受益。”
“若悟通这三语,陆施主将功德无量。”
功德?
陆文渊心思微动,难道他察觉到什么了?
不愧是佛门高僧,这打谜语的功夫是炉火纯青。
“那就借大师吉言了。”
观性道了声佛号,话题一转:“这一言一语的论道,怕是说上三日也说不完。”
“陆施主可愿‘通意’?”
他所说的“通意”,就是二人神魂之力相连,将自身的道理传给对方印证。
比的是悟性,是道理,是德性。
此法简便快捷,长用于“文比”和教书之中。
但不好的是,此法若是使用不当,败者,轻则神魂损伤,重则世界观崩塌,思维道理皆受胜者影响。
所以哪怕是教书传道,也只是用于启蒙之中。
陆文渊凝神静气,慎重道:“请。”
他并指一点眉心,浩然剑印离体,漂浮在指间之上,一股纯正的儒者浩然之意扩散开来。
观性亦是微微闭目,眉心佛光闪耀,一朵金色佛莲落入手中,一股慈悲为怀,怜悯苍生之意扩散。
天上地下,四面八方,众多山野之灵纷纷屏住了呼吸,静静地感悟着两种神意。
这对它们而言,乃是不可多得的悟道良机。
剑印与佛莲缓缓靠近,而后旋转,两道气息意念开始相连,纠缠,争锋。
数息后,两道截然不同的金光扩散,覆盖了石台,将二人笼罩。
一半儒者浩然,一半僧人慈悲。
两种理念碰撞扩散,金光闪耀间,两道虚影浮现,读书念经。
儒家君子之道,佛门众生之道,两种截然不同的经义响彻山野。
所有山野之灵纷纷陷入感悟之中。
整片山脉顿时寂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