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是白费力气。”相比起黑龙皇姬对这种战术的欣赏,以雷蛟皇为中心的神域阶阵营却根本不屑一顾。
这是双方生命本质不同产生的差距,也就是世界观的差别。
人类由于自身个体战斗力有限,总是想寻找出敌人的弱点,以最省力,最小资源的代价击败对方,所以才会开放出各式各样的战术,搭配多种法宝使用。
而在神域阶生物看来,这一切都毫无意义,难道用这种手段就可以真正战胜蓝月,当双方的生命本质差距到了一个极大境界的时候,任何战术都是笑话。
最后决定一切的,只有真正的实力所以大夏龙姬,黑龙皇姬这等的绝世强者才会得到地渊界本土势力的尊敬,因为她们的强是真正的强。
同样的,蓝月的强大也是被公认的,即使把它视为敌人,地渊界的神域阶们也依然对这徘徊在地渊界的上位九幽种给予最大的尊敬。
所以,人类不断更换战术测试蓝月反击机制的时候,几只神域阶生物连出手都不干。
相比起人类仙术士集团的策略,反而是拜日教发起的攻击让他们欣赏,直接就是干,哪要这么多花样。
“嗡”巨大的触须再次灌注起庞大的灼热光辉,一时间这些触须就如同被填满了沸腾的熔岩一般,呈现出一种极为狂暴的姿态。
“干,拜日教那些疯子还是老样子,我们这边数据都还没测试完呢”看到暗日宫触须的颜色变化,地面王者旌旗的仙术士们一个变了颜色。
身为地渊派的战略性神兵,暗日宫的特性天国派的人类仙术士们一个个都了如指掌。
触须变成红色,代表这件战略性超级神兵进入了第二阶段,刚才那第一击只是试射而已,这第二击才是暗日宫的真正力量。
暗日宫的红色触须状态,别名红温阶段。
根据天国派人类仙术士们曾经纪录过的有关暗日宫的战斗数据,这一击的核心温度会超过数十万度,光是那些触须周围的温度,就超过了十万度
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如果不是暗日宫自带悬浮以及控制功能,光是这些触须接触到大地,就会把大地烧穿。
红色触须散溢出来的温度能让上千公里瞬间从冬天变成夏天,方圆数十公里的人类都会在一个呼吸内全部死亡。
而诸多红温触须集合在一起放出的那一道赤红闪光,能够在一刹那内烧穿上万里的岩盘,把地脉里的岩浆都爆得天翻地覆。
核心温度估计超过了数十万度,理论上已经达到了小型太阳爆发的级别。
被那一击辐射的范围周围空气会急速膨胀,掀起巨大的蕈状云,周遭的真空状态会引发超巨型低气压,形成足以席卷数千公里的暴风
这就是神域阶级别战斗力的攻击力,人类所谓的国家对于这种生物来说只是随手便可以从地图上抹去的东西而已。
如果没有仙术士的庇护,凡人根本不可能在诸多神域阶生物出没的地渊界活下去。
根本不在乎什么战术,体系,拜日教就是如此激进的团体,作为
集合了人类和地渊界智慧结晶的神域阶战略神兵,暗日宫完全没有什么试探的意思,上来便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势。
人类阵营再怎么无语也好,这便是拜日教的作风,也正是因为这种风格,地渊派的仙术士们才得到了地渊界本土势力的认可,最终走到了一起。
地渊不灭,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地渊派的信念,哪怕对手是蓝月这样的上位九幽种,他们也是绝对不怂。
“叮”面对暗日宫悍然发动的这一击,蓝月的防御体系终于有了明显的反应。
更多的蓝色小球被构筑出来,总共形成了约六十四道的防御圈。
“轰”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后,蓝月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外壳全部被贯穿,深红的闪光一口气轰到了蓝月的本体上。
这是对蓝月的战斗开始以来,四大势力第一次接触到蓝月的本体,那个还在构筑中的多层多面体。
超过数十万度的灼热闪光,几乎把蓝月本体周围悬浮的蓝色小球都烧成了红色,最终把蓝月的本体都轰得转动了起来。
“不错,这才是战斗”
“拜日教还算可以。”
身为地渊界本土势力的代表,雷蛟皇对拜日教的表现打了高分。
人类那种总是深思熟虑,想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丝丝入扣的作风,完全不受它们这样的神域阶欢迎。
一切都计算好,想要得到完美无缺的结果,有那种无聊时间,不如直接打
要的,就是一个“战”字,婆婆妈妈算什么
“叮叮叮”一连串清脆悦耳的回响声,第一次被打到移动位置的蓝月组合开始大规模的加速。
无数的碎片分解,遵循着某种人类无法理解的规律组合,再现。
看上去,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操纵,移动这些碎片,如同堆积木一般组合出某样东西。
一层,两层,三层,暗日宫的一击,终于推动了蓝月的最终组合速度,亿万碎片的飞舞中,一个无比完美的六面体出现在天地之间。
上,下,东,南,西边,这是一个比例绝对一致,每一条线都找不出哪怕一根头发丝差距的完全正方体。
正方体的所有面,都呈现出完美的透明冰蓝色彩,如同一件浑然天成的艺术品一般,展现出一种特有的数学规则之美。
“这次是正方形吗”
“终于要来了”以雷蛟皇为中心的地渊界神域阶们一个个兴奋无比,因为他们将要见识蓝月过去从未出现过的全新姿态。
上一次,黑龙皇姬击退的那只蓝月,是三角的菱型。
更早的时代,和地渊界十只神域阶大战,造成百万里荒漠的蓝月,是完美的圆型。
每一次蓝月的变化,都会展现出和过去不同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地渊界的神域阶生物们对蓝月趋之若鹜的原因。